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有咬铅笔的习惯时,
总会心头一紧——“听说咬铅笔会铅中毒,这可怎么办?”
铅笔:这锅我不背。
医生:别慌!铅笔芯其实不含铅!
铅笔芯=石墨+黏土,
"铅笔"之名是历史误会!
劣质铅笔涂层:表面油漆或灰尘可能含铅;
木屑风险:可能划伤口腔引发感染。
如果铅笔芯是安全的,那么,铅到底藏在哪?
我们究竟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中毒科及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雅馨医生将向各位揭示“隐形铅”的危害。
铅:无声的童年“掠夺者”
铅,这种银白色的重金属,其质地柔软且易于塑形,在人类众多工业产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应用于冶炼、焊接、玻璃生产、电池制造与回收、工业排放处理以及含铅涂料和颜料等领域。
在正常状况下,铅制物品对人体并无害处,然而,一旦铅被摄入体内,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铅会对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造成损害。
相较于成年人,儿童更易受到铅中毒的影响。原因在于,儿童对铅的吸收能力较强,并且频繁进行手口接触,导致铅尘可能混入空气中、灰尘中或玩具表面,往往被忽视;此外,儿童体内铅的排出率大约只有66%,大约三分之一的铅会留在体内。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而且身体各系统相对较弱,各个器官对铅的侵害更为敏感。
铅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接触到。
居住环境方面,包括室内装饰和家庭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比如使用含有铅成分的涂料或壁纸等;另外,在铅污染源附近逗留时间过长。
饮用自来水,若其长时间停留在老旧的含铅管道或焊接材料管道中,不宜用于为婴幼儿冲泡奶粉或进行烹饪。
玩具:廉价金属玩具、色彩鲜艳的劣质塑料玩具和伪劣产品;
食品种类包括: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又称皮蛋)、采用焊锡密封的罐头制品、源自受污染水域的海鲜产品,以及那些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色泽过于艳丽的食品。
口红、部分染发产品、煤炭燃烧产生的烟雾,甚至那些从事与铅有关职业(例如焊接、蓄电池生产)的家长,都可能使孩子面临铅中毒的风险。
铅中毒:这些信号要注意
铅悄无声息地侵入儿童的体内,如同潜入的窃贼,窃取着他们的健康。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的李雅馨专家强调,铅中毒的初期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常见的疾病:
学习能力下降:原本聪明的小孩突然成绩下滑。
性格变化: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身体症状:胃口差、便秘、总说肚子疼。
发育落后:个子长得慢、说话比同龄人晚。
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建议去医院测血铅(指尖血或静脉血):
家长或与孩子同住的人从事电池回收、金属加工等涉及铅接触的职业;孩子常常啃咬玩具、吸吮手指、有异食癖倾向;他们可能会出现贫血、生长发育缓慢、多动等症候;如果兄弟姐妹或同伴已被确诊为儿童铅中毒。请注意:对于居住或生活在高风险地区的6岁以下儿童以及其他高危群体,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儿童若遭受铅污染,可能会遭遇腹部疼痛、血液不足等不适。然而,家长们无需过分担忧,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绝大多数轻微病例都能逐步恢复健康。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铅中毒?关键看这两点
铅中毒的症状各不相同,这取决于接触的剂量、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体的年龄和体质状况,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鉴于此,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血液检测的客观结果,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
关键指标包括血铅水平的检测,这一环节对于确诊至关重要。我们通过采集指尖血或静脉血来测定血铅的含量(以微克每升,即μg/L为单位)。
高铅血症的判定标准为静脉血铅浓度连续两次达到或超过100至199微克每升。这一指标表明铅的暴露风险有所上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密切的监测,并积极查找潜在的污染来源。
铅中毒(需干预):
轻度:连续两次血铅在200~249μg/L。
中度:连续两次血铅在250~449μg/L。
重度:连续两次血铅≥450μg/L。
若孩子体内血铅含量上升,并伴有下列症状,需特别留意,这可能是铅中毒所引起的警示信号:
腹部剧痛:这种疼痛来得突然,集中在肚脐附近,十分剧烈,孩子可能会因为疼痛而蜷缩身体并大声哭泣。
贫血迹象:脸色苍白、没精神、容易累、头晕(铅会影响造血)。
神经功能出现波动,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有所下降,情绪易怒,且常常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其他不适:经常便秘、胃口变差、生长发育比同龄人慢。
症状并非血铅水平的直接反映:孩子的不适感与血液中铅含量的高低并不总是完全一致。
无病状并非等同于安全状态:即便孩子表面上看起来一切正常,但若血液中的铅含量已达到需要采取干预措施的标准(即≥100微克/升),或者他们面临高风险因素,那么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及时的干预措施就变得尤为关键!
一旦孩子被确诊患有高铅血症或铅中毒,医生将实施分阶段的诊疗计划,其核心宗旨在于确保治疗过程既安全又高效,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措施。
消除铅污染来源:需详尽了解居住环境中污染情况,同时调查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是否有过长期接触铅的经历或铅中毒的历史,从而有效隔离铅污染。
实施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修剪指甲,避免咬嚼文具等物品。
实施营养干预:补钙铁锌。
驱铅治疗:只用于血铅水平在中度及以上铅中毒。
康复重点,家长牢记3步走
脱离铅污染源至关重要!务必对居住环境进行彻底检查,清除所有含铅物品,更换陈旧的水管,以防止再次受到铅污染。
营养+复查双保障
每日保证牛奶+富含维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辅助排铅;
血铅水平动态监测;
若察觉到孩子存在语言、学习或行为上的异常表现,应立即向儿科或发育行为科寻求专业的咨询与指导。
防铅记住5件小事,轻松为孩子护航
为了防止铅的暴露,关键在于切断接触的渠道。通过细致入微的举措,我们能够建立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线:
勤洗手:饭前、玩后勤洗手;
清洁家具:湿拖地板、用湿布擦窗台(干扫会扬尘)。
严把入口关,坚决不购买价格低廉的玩具,并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同时,避免食用颜色过于鲜艳或食品添加剂含量过高的食品。
喝水注意:清晨先放掉水管中积水1分钟再喝。
关注营养:多吃牛奶、鸡蛋、瘦肉(钙铁锌能阻挡铅吸收)。
远离这些:
掉漆的旧家具、玩具
色彩艳丽的劣质餐具及食品
含铅水晶玻璃杯
预防铅中毒的重要性远超治疗,从现在开始,对孩子们的玩具、饮食、家居清洁进行严格检查,并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