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黄永旭 北京报道
城市更新工程既关乎民众福祉,亦与地区发展紧密相连。在大连市投身东北振兴的大潮之际,该市正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手段,致力于改善居住环境,革新产业布局,以此推动新的发展动力不断涌现。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近期,大连市荣获中央财政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支持评选资格,预计将获得高达8亿元的财政资助,以助力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在此前,大连市致力于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冰山慧谷产业园的建设以及金普新区南部城区的城市更新等工程,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并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充当“种子基金”的角色,能够有效启动资金杠杆的作用,突破融资的难题,推动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加快关键项目的实施,从而显著增强城市的品牌影响力,吸引高端产业及人才的汇聚。大连市在城市更新方面起步较早,其政策体系也相对完善。此次获选,不仅充分体现了对大连市在城市更新领域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及其显著成果的高度肯定,同时也为未来政策的进一步创新拓展了更广阔的天地,助力城市的发展实现从数量积累到质量飞跃的华丽转身。
“老破小”焕新
大连市民对机车厂旁的兴新兴社社区颇为熟悉。那里过去多为老旧简陋的住宅,众多机车厂的工人曾在此居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选择搬离。不过,经过一番改造,社区的整体生活环境已焕然一新。
大连市兴新兴社社区坐落于沙河口区的兴工街、中长街、鞍山路以及中长东五街所围成的区域内,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社区内共有79栋楼,其中包含6栋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服务着3000多户居民。鉴于这些建筑年代久远,设施陈旧,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较为突出,居民们对于社区改造的愿望十分迫切。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位于沙河口区的兴新兴社社区紧邻大连商业核心区。在改造之前,该小区住宅存在漏雨和透风问题,多座尚未定级的文物保护建筑出现破损且缺乏有效管理,市政配套设施不齐全,管网老化严重,同时物业管理服务也存在缺失。
实际上,兴新兴社社区之前已经被纳入了国家级试点项目。在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个部门共同发布的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中,该社区作为辽宁省四个入选社区之一,正积极投身于为期两年的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活动中。
据悉,在此次改造工作中,沙河口区采纳了“EPC+O”这一综合性的模式,即设计、施工与运营三位一体,并成功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到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项目中。最终决定,政府将出资大约1.2亿元用于基础类和改进类改造的资金,而提升类和商业类则由企业承担,投资领域涵盖智慧停车、便民服务站点、社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以及社区应用程序等,旨在开创“改造、管理、运营”三位一体的新型模式。
在基础设施的改造工程中,社区不仅敷设了多种地下管线,还搭建了地下管道与光缆的接驳箱。该工程共对排水管网进行了7500米的改造,清除了40.8公里原有建筑墙面的杂乱线缆,新敷设了67.5公里的埋地光缆,并新建了316个线缆接驳井,从而实现了兴新兴社社区通信线缆的全地下化。
在居住体验的提升上,对79栋楼体外部进行了环保真石漆的喷涂,使得社区楼栋焕然一新,外观整洁;同时,对屋顶进行了防水施工,有效消除了可能出现的漏雨问题。另外,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不仅增设了全玻璃幕外挂电梯,解决了老年人上下楼的不便,还在社区内多个位置安装了健身设施和休息亭子,既方便了老人的休闲锻炼,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
该负责人指出,在改造升级过程中,社区巧妙地运用了原有摩托车厂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一个独具机车文化特色的街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来此感受机车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社区通过整合闲置房产、合理规划广告位置以及引入便民服务,其运营收入也在稳步提升。
经过改造升级,这些老旧小区不仅获得了新的活力,还增添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目前,社区的运营管理水平已经更加完善,昔日的破旧小区已变得焕然一新,不仅成为了智能化的示范小区,也成为了人们热衷打卡的圣地,实现了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的整体提升。
“旧工厂”新生
冰山慧谷产业园,简称为“冰山慧谷”,坐落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北端,紧邻春柳公园东侧。这里过去是工业遗址,但近年来,它已逐渐转变为文创产业的聚集地,并成为文旅领域的新地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关注。
冰山慧谷的起源可追溯至1930年建立的大连冷冻机厂铸造工厂旧址。2017年,大连冰山集团完成搬迁,18万平方米的旧厂区得以保留,并作为工业遗产,依照“拆改结合、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实现了更新、改造与保护的双重目标。
园内商家介绍,冰山慧谷系大连冰山集团迁址后对原址进行改造所建,成功保留了旧工厂的建筑特色。“目前,这里设有制冷主题展馆、文创街区、摄影拍照区以及冰上运动场等设施,每到周末,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历经多年的改造,冰山慧谷在保持原有工厂风貌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文化创意的元素,从而使得旅游经济和研学经济得以孕育并茁壮成长。
园中熊洞街已成为热门的打卡地,面积达4800平方米,包括北北大街和尖叫大街两大主题区,设有机械巨熊表演、潮流玩具美食街和研学中心。特别是机械巨熊“熊北北”,它不仅是一个现象级的网红形象,身高6米、体重25吨,还能进行智能仿生互动,如眨眼、吐烟、抬爪等动作,是游客不容错过的亮点。
当地媒体进行了报道,指出2025年,一场名为“奔跑吧·少年”的青少年冰上项目冬令营在大连市的冰山慧谷以及大连冰熊冰上运动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冬令营的整个过程中,青少年们尽情享受了冰雪运动的乐趣,同时也对冰雪运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更浓厚的兴趣。
园区内设有工业展览馆、光影馆等多处设施,这些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游客们不仅能够享受冰上运动的乐趣,还能近距离观察各种工业设备,更能在光影艺术的氛围中尽情拍摄美照。
据悉,冰山慧谷凭借工业遗产资源优势,正着力构建工业文化特色产业园,并荣获了国家授予的杰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典范、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单位以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热点区域等多项殊荣。
探索机制建设
根据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规定,大连市在本次中央财政支持的城镇更新行动计划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城市。为此,我市不仅要精心打造城市更新样板项目,更需深入研究城镇更新机制的构建,力求在三年内摸索出可借鉴、可推广的方案与经验。
记者调查发现,大连市已陆续推出一系列城市更新政策,涵盖了《大连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和《大连市城市更新管理暂行办法》这两项核心政策。此外,该市还在持续优化相关辅助政策,并正式颁布了《大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大连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财政支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协议搬迁工作规则》等多项制度与措施。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城市更新机制构建上透露,我市在市级、区级以及专家三个层级构建了城市更新组织体系:首先,组建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以及相关单位及区市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市区联动、统筹协调的机制,同时市住建局专门设立了城市更新处;其次,广泛吸纳了大连市及全国各行业的专业人才,建立了城市更新专家咨询机制,为我市的城市更新提供策略建议;再次,与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分行联合成立了城市更新项目策划小组,指导县区进行项目策划,提供“保姆式”服务,深入讲解融资政策,并跟踪项目实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一事一议,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各地区参与城市更新的热情。
该负责人指出,在后续工作中,大连市将依照城市更新行动的绩效评估标准,稳步推进关键示范项目和制度建设。首先,在城市更新项目方面,要合理安排优化新增量和激活现有资源的关系;其次,将建立“1+3+N”的制度框架,推动大连城市更新的立法进程,并加强法律保障。项目生成、资金筹集、用地审批这三大核心步骤受到关注,机制创新得到全面推进,从而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