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洋山深水港内,绿色航运的气氛显得格外浓郁——甲醇双燃料动力的船只、天然气双燃料动力的船舶以及配备有节能风流导板的船艏,众多绿色航运的代表汇聚一堂,宛如一座“绿色航运的展示馆”。
15时整,我国首艘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的集装箱船“中远洋浦”号抵达了洋山深水港的盛东码头。临近傍晚时分,伴随着两声悠扬的汽笛长鸣,“海港致远”号甲醇加注船缓缓地与“中远洋浦”号并排,采用船对船的方式进行,开始了对1000吨绿色甲醇的加注作业。在满足饮食需求并顺利完成装卸作业之后,这位海洋巨兽将投身于美东航线的运营之中,肩负着承载中国商品的重任,驶向纽约等地的港口。
中远海运洋浦轮作为中远海运集团自主投资并打造的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其船体全长达到366米,型宽51米,且具备16136个标准箱的最大装载能力。该轮特别设计的超大甲醇储存舱,使其能够在仅使用甲醇作为动力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横跨太平洋的单程航行任务。本次添加的1000吨绿色甲醇,若按照热值进行换算,能够减少超过16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其绿色性能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的领先水准。
洋山深水港,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正着力增强清洁燃料服务的保障力度,并努力提升航运中心的服务水平。据洋山边检站的消息,自今年起,该站共接收了9次甲醇加注及靠泊申请,甲醇的加注总量已超过3.25万吨。相较之下,去年这一数据仅为500多吨,增长了60多倍。在天然气领域,该站点共接纳了61项天然气补给及停靠的申请,累计补给量已达到38.3万立方米,而天然气的补给服务也逐步从洋山深水港扩展到了上海南港码头以及长江口区域。
船舶使用绿色甲醇、天然气等能源的增多,促使我们与能源企业不断改进“船对船”加油流程,这一过程已从最初的模拟试验发展至现在的流畅操作,整体效率显著提高。洋山边检站执勤一队队长严世俊指出,我们计划紧密跟踪生物燃料、氨燃料等新型清洁能源的测试需求,确保技术人员登船时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同时,我们将努力推动更多“首单”和“首创”业务在洋山港成功实施,以此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整体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