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我离开江苏张家港,来到了陕西寻求发展机遇。安康汉阴以其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此扎根。这些企业共同投资,打造了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产业园。孙华董事长在11日表示,这一举措实现了“企业迁移、产业扎根、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合作模式。
安康市的纺织服装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在2024年,该产业产出了高达24亿元的产值,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六成。在同一天,中新社的记者随同“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采访团来到了陕西省的安康市,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纺织服装业的最新发展状况。
7月11日,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项目施工现场,李一璠进行了拍摄。
踏入汉阴县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项目的现场,眼前呈现的是一场传统产业正在发生的“蜕变”。昔日“机杼声声千人忙”的景象,如今已被高速运转的自动化设备所替代,技术人员只需轻轻点击屏幕,就能借助智慧化的管理系统精确把握整个生产线的“心跳”。
安康智港华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汉阴县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达70亩,总投资额规划为6亿元人民币。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将占据陕西省功能性纱线产能的三分之一以上。该项目不仅实现了从化工原料到纺织产品的产业链闭环,还与安康当地的服装、鞋袜、毛绒玩具等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陕西永丰特种纱线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孙志军指出,该公司的PBT包芯纱线是由PBT高弹丝和植物纤维共同构成的,这种纱线在高端针织产品市场因其优异的染色性能和出色的弹性而广受欢迎。
7月11日,在汉阴县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检查。这一幕由李一璠拍摄记录。
孙志军表示,本厂区具备四小时内无人值守的运行能力,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该项目采纳了前沿的智能化管理技术及智能纺织装备,实现了从原材料到纱线整个纺纱流程的智能化生产,确保了从始至终无需人工干预。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
孙华提到,未来计划推进至人手减少、无人操作、远程操控的“无人工厂”,以此突破县域纺织业在低效率和低附加值上的局限,并促使传统纺织企业实现向数字化科技企业的转型升级。
安康市近年来乘着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西移的东风,实施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投产运营”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致力于构建一个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相关产业配套设施完备的产业格局。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链不断拓展的模式,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汇聚,秦巴山区正逐步演变为高端纺织业的新兴热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