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7月11日,中新网报道,一份名为《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的文件已于10日正式对外发布。
《行动纲要》明确了具体行动步骤,预计到2027年,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将初步显现成果。展望2030年,这一城市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而到了2035年,沈阳将全面提升其开放活力、资源配置效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城市吸引力,届时将基本形成一个服务于“双循环”战略、在东北亚地区发挥引领作用的国际化中心城市。
沈阳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高效、智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预计到2035年完成这一目标;同时,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沈阳临空经济区以及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开放平台;此外,沈阳还将显著提高对日韩、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相关城市的开放水平,全方位构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城市。
沈阳致力于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预计到2035年,其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将实现显著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在千亿级规模的基础上,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产业集群将持续扩大规模,加速推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航空、工业母机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同时,将构建起区域协同发展、重点产业突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未来产业集聚区。
除此之外,沈阳市致力于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化城市的核心目标,《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将全面构建东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核心、科技创新的引领中心和区域性的文化枢纽。
沈阳旨在2035年之前,打造为一个东北亚机构汇聚、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区域金融枢纽。届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生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并营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