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坐落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四座百年历史文物建筑已经完成了保护性的维修工程,重拾了往日的光彩。这些建筑中,有始建于百年前的山西著名票号“义顺成”,还有哈尔滨老道外地区最早的浴池之一“德新池”。
24小时施工,让老建筑维修跑出“加速度”
记者自哈城发投集团旗下的好民居公司获悉,本次修缮工程涉及的四座老旧建筑包括:位于南头道街的113号、南二道街的24号以及2号院的H型楼,以及南二道街的45号和47号楼。这些建筑均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建成,其建筑特色以中华巴洛克风格为主导。由于建筑物外墙长期遭受风化及损害,哈城发投集团旗下的好民居公司对四栋老旧建筑的外墙进行了维护性的修复工程。
南二道街位于道外区,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建筑大多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该街区的建筑风格巧妙地将欧洲巴洛克建筑的外立面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结构相结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风貌。此次修缮的主要对象位于南二道街的商业中心地带。为了尽量减少对正在营业的商家造成的影响,施工单位采用了非传统的施工方法。
哈尔滨建工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修缮任务的施工技术负责人张贺表示,本次施工中,有两座老旧建筑在营业的同时进行施工。为了降低对商家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并未对正在营业的楼体外立面设置围挡,而是动用了4辆高空作业车进行现场移动作业。此外,还采取了全天候施工的模式,以此缩短工期并提升施工效率。张贺向记者透露,这种高空作业车体积紧凑、操作便捷,能有效降低对店面外观的干扰,然而,它每次最多只能搭载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在处理老旧建筑修缮时,必须聘请技艺精湛的古建筑修复师对破损的装饰进行精心雕刻恢复,尽管作业区域有限,但公司仍需确保修复工作达到高标准。为此,该公司采取24小时不间断施工的方式,成功追回了部分施工进度。
山西票号“义顺成”老楼美轮美奂
位于南二道街45号和47号的建筑,是本次修缮工程中外观装饰雕刻最为精美的老楼之一,同时它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经过修缮,这栋老建筑呈现出以灰白为主的色调,其外墙的雕刻图案精致复杂,二楼窗户两侧的葡萄造型象征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而在楼顶圆弧下方,莲叶轻轻托起一条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的吉祥。
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建筑建于1922年,起初作为义顺成和义顺源商号的所在地,代表了山西票号在哈尔滨的营业网点。历史文献显示,山西票号的总机构位于北京,其分号遍布全国各地,发行的庄票在全国各地均可兑换,操作便捷。由于当时的管理人员大多为山西籍人士,因此得名山西票号。义顺成和义顺源这两家商号正是源自山西票号,它们在清末时期来到哈尔滨开设业务。义顺成沿袭了票号的职能,而义顺源则转型为货栈,从事杂货的批发与销售。在当年,这两家商号生意十分红火,声名远播。得益于票号的雄厚财力支持,这栋古老的建筑被精心打造,外观华丽,装饰上大量融入了蝙蝠、鲤鱼、葡萄、石榴等富含中式传统吉祥寓意的图案。
老道外最早的浴池之一“德新池”正在内部装修
在南二道街2号院,有一座H型楼,它在此次老建筑修缮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栋建筑曾是老道外最早的浴池之一,即“德新池”的旧址。而在南三道街出口门洞上方,那“德新池”三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据资料记载,“德新池”是1914年至1924年间道外地区较早开设、规模较大的浴池之一,由赵喜林经营。该浴池设有男性专用浴盆、女性专用浴盆以及雅座等不同服务,内部装修考究,服务细致入微。顾客在此洗浴,还能免费享受到搓澡服务。每日清晨开门营业和傍晚关门时,店员会吹响汽笛以营造气氛,这在当时颇为知名。“德新池”曾是“哈尔滨市道外区浴业同业公会”的旧址。如今,这栋建筑的外部已经完成了修缮工程,商家们正在进行内部的装饰工作,不久的将来,它将以全新的面貌融入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热闹商业氛围中。(记者 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