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台青庄麟在浙江杭州参观《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不禁感慨万分。他说,当数字艺术与实体空间相融合,中华文化的温度变得可感知,仿佛触手可及。
6月27日至7月1日,浙江举办了“筑梦‘浙’里 创享未来”两岸青年微短剧大赛的颁奖典礼,以及采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一场引人入胜的艺术展览吸引了近40位台湾同胞,他们的镜头不断捕捉下精彩瞬间。
从《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影片,乃至玩具拉布布,为何中华文化能够屡次吸引人们的喜爱?
在展厅之内,庄麟举起相机,镜头精准对准“天命人”形象与悟空雕像,细致地记录下主创团队创作的每一个阶段。
台胞在“天命人”全身像前拍照。钱晨菲 摄
科技与AI等领域的进步,为文化的具体呈现提供了新的途径。他观察到,杭州的科技气息正在改变着文化传递的方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景象。”这种将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融合的探索,让他看到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广阔前景,而这正是《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IP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的核心所在。
他强调,现今台湾的年轻一代能够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到大陆在媒体创新和科技领域的进步,信息的公开性和技术的交流性使得两岸青年能够同步掌握文化输出的动态,“要将深厚的文化积淀推向全球,我们必须共同探寻更加生动的表达途径。”
资深游戏玩家郭馥铭表示,自《黑神话:悟空》的研发早期便开始密切关注。他对于这款游戏如何将中国神话融入其中表示惊讶,认为这在过去并不多见。他对游戏在技术表现上的成熟度感到赞叹,并且对线下艺术展的体验使他对该IP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郭馥铭认为,中华文化得以成功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束缚,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当中华文化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转而以游戏、影视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呈现,便能更好地激发全世界的共鸣。
郭馥铭满怀期待,认为大陆青年在技术方面已趋于成熟,而台岛青年则拥有丰富的创意思维。若能将这两者巧妙融合,或许能够孕育出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