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教授常听到家长们焦急地诉说:“我那孩子总是抱怨肚子发胀,稍微多吃点就感觉食物积滞,半年过去了,个子也没见长高……”这类担忧几乎成了日常的交流内容。
孩子的脾胃状况与其成长发育紧密相连,而陈皮这一源自天然、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堪称调养小儿脾胃的“良方”。
脾胃好,才能长得高
中医常言:“脾乃后天之根本”。孩子的成长发育犹如嫩芽需汲取丰盈的滋养,脾胃便是这营养转换的关键环节。然而,现今诸多孩童偏爱零食与肉类,致使脾胃承受过重,难以正常工作,进而引发食欲减退、食物积聚、营养吸收不良以及生长发育滞缓等一系列问题。
而陈皮,就是守护孩子脾胃健康的“天然盾牌”:
陈皮散发出特有的辛辣香气,有助于促进消化液的生成;与焦神曲相配合,能有效缓解孩子因过量摄入油腻食物所引起的积食问题,同时减轻腹胀症状。
燥湿化痰:当孩子的脾胃功能较弱时,体内湿气易于聚积,从而可能引起咳嗽和痰多。陈皮能够有效燥湿化痰,若与生姜一起煮水饮用,不仅能温养脾胃,还能驱除寒邪,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咳嗽不适。
不少家长在孩子饮食上急于补充营养,却往往忽视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陈皮具有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能有效防止孩子因脾胃虚弱而无法吸收营养,从而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
陈皮3个的黄金搭配方
1、陈皮焦神曲饮(积食腹胀、食欲不振)
材料:陈皮、焦神曲
将食材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小火慢炖15分钟,若需调整口感,可适量添加少许蜂蜜进行调味。
功效:消食化积、理气和胃,适合饮食不规律、经常积食的孩子。
2、陈皮山药粥(吃饭不香、舌苔厚腻)
材料:陈皮、山药、小米、红枣(去核)
做法:先煮陈皮10分钟,捞出后加山药、小米、红枣熬粥
功效:健脾养胃又补虚,适合吃饭不香、大便不成形的孩子。
3、陈皮蜂蜜水(大便干结、肠燥)
材料:陈皮、蜂蜜
将陈皮投入水中煮沸,转小火慢炖10分钟,待水温降至大约40℃时,再加入蜂蜜,充分搅拌至均匀。
陈皮具有理气通便的作用,蜂蜜则能润燥滑肠,将这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对孩子的大便干结问题进行温和的改善,同时减轻肠燥带来的不适,从而使排便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顺畅。
门诊医案
去年冬季,我接待了一位小女孩,她当时6岁半,身高仅有111厘米,这比与她同龄的孩子矮了整整5厘米,体重只有40斤,显得有些消瘦。尽管她服用了不少钙片,也常喝骨头汤,但身高却始终没有明显增长。当她的奶奶带着她来就诊时,不禁长叹一声:“这孩子吃饭就像吃药一样,即使我们追着喂,她也只能吃上几口,而且晚上睡觉时还会踢被子,经常出虚汗。”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孩子的腹部触感坚硬,舌头上的舌苔又厚又白,这是典型的“脾虚夹积”症状。因此,我们应先帮助孩子消化积食,然后再着手补益脾胃。
我据此开具了一剂具有健脾消积功效的药方,其中包括陈皮、太子参、炒制后的白术、茯苓、焦山楂、鸡内金、炙黄芪、炒麦芽以及山药等多种药材。
同时告知奶奶,请停止饮用骨头汤,转而食用易于消化的清淡食品,例如小米山药粥或是南瓜泥,采取少量多次的进餐方式,并请避免强迫进食。
出乎意料地,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奶奶兴奋地来电告知:“孙子现在能够独自吃下半碗饭,而且夜晚的睡眠也变得安宁了。” 再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养,孩子的体重上升了四斤,身高增长了2.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