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已经达到了6.8亿千瓦,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太阳能发电设备正逐渐增多。但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流传甚广,声称“太阳能板能够发出对健康有害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观点是否具有科学根据呢?让我们共同揭开这一谜团。
太阳能光伏电池,这种设备能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其外观呈薄片状。它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一旦受到特定照度水平的光照,便立即产生电压,并在形成回路后输出电流。
专家指出,“太阳能电池板”,即所谓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其实并不等同于普通电池,它并不具备储存电能的能力。从其工作原理来看,太阳能被转化为电流,并在光伏组件内部流动,这个过程与电流在电线中的流动相似。当带电粒子流动时,必然会产生电磁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辐射。所以,“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非常微弱,并非电离辐射。
太阳能电池板释放微弱电磁辐射
对人体无害
专家特别指出,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是电磁辐射,而非电离辐射。那么,这两种辐射有何不同之处?它们对人体健康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电磁辐射涵盖了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以及紫外光等多种形式。这种辐射在宇宙间广泛存在,而地球本身也具备强大的磁场特性。
电离辐射涵盖了宇宙射线、X射线以及放射性物质所发出的辐射。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归类为一种致癌物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电离辐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综合系统研究部主任的许洪华指出,目前市场上普遍可见的均为晶硅电池。这类电池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直流电,但就单个电池而言,其电流密度相对较低。据测试,距离电池板5厘米以上的位置,基本无法检测到辐射;即便在5厘米以内,辐射强度也相当微小。
太阳能电池板的辐射强度
远低于家用电器
专家指出,即便是在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中,太阳能光伏系统所释放的电磁辐射水平极为微小,这种辐射的强度远远小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以及通信设备所发出的辐射。
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公众磁场暴露上限是100微特斯拉,但光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释放的电磁辐射明显低于此标准,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专家指出,“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产生的是光辐射和热辐射,这两种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通常是可以控制的,并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它们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总体而言,目前尚无任何权威机构的研究指出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实际上,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它不仅有助于降低空气污染,还能提升环境质量,其对公共健康的益处显然超过了潜在的风险。
太阳能热水器将光直接变为热
不存在辐射
谈及太阳能,我们日常最常接触的设备或许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了。专家指出,这种热水器运作的机制与“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过程截然不同。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直接将阳光转化为热能来工作的,其间并不产生电磁波,所以无需过分担忧电磁辐射的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 李峥 董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