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众多地产股齐刷刷地迎来上涨,A股和港股市场上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股票价格也出现了显著波动。
截至交易结束,A股市场中的房地产板块内,华夏幸福(代码:600340.SH)股价实现涨停,涨幅达到10.22%。与此同时,深深房A(代码:000029.SZ)、光大嘉宝(代码:600622.SH)、渝开发(代码:000514.SZ)以及绿地控股(代码:600606.SH)亦均达到涨停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山控股在短短7天内股价实现4次涨停,而渝开发则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紧随其后,金融街(000402.SZ)、新城控股(601155.SH)、首开股份(600376.SH)、衢州发展(600208.SH)、信达地产(600657.SH)等股票纷纷上涨,其涨幅普遍超过5%,具体来看,金融街的涨幅达到了8.25%,新城控股的涨幅为7.03%,而在该板块中,仅有3只成分股出现了下跌。
港股内房股表现强劲,午后龙光集团(03380.HK)股价一度飙升超过80%。截至今日发文,远洋集团(03377.HK)上涨了29.35%,龙光集团(03380.HK)上涨了23.08%,弘阳地产(01996.HK)上涨了19.57%,宝龙地产(01238.HK)上涨了18.03%,此外,还有约20家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近期对广东和浙江两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着重指出,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各地政府需切实承担起责任,充分利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自主权,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各地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主动采取措施,本年度在完善限购措施、收购现有住宅、增强购房补贴力度、下调房贷利率等多个领域,接连推出一系列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近期,南京放宽了外地贷款条件,广州开展了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的试点,武汉则延长了购房契税的补贴期限。
在7月10日,北京市发布了一份名为《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需对住房消费的新供给进行优化,健全“保障与市场相结合”的住房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强化住房公积金在其中的推动作用,同时,还需研究和制定有关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的具体政策。
房地产企业领域呈现了正向的发展态势。在7月10日,龙光集团发布通告,宣布其境内债务重组计划已获得债权人的认可,该方案将全面涵盖21笔现有的交易所债券,债券本金总额累计达到219.6亿元。根据中指院的统计数据,目前包括融创、富力在内的14家以上房企的债务重组或重整已经获得了批准。
业内机构普遍认为,今年房地产市场保持了“止跌企稳”的发展态势,并且已步入政策调控的重要阶段。
广发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买卖活动,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态势。所谓的“小阳春”现象延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市场走向,交易热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自4月份起,市场热度有所减弱。进入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或许将迎来一个强劲的转折点。从2023年的政策基调偏向缓和,到2024年的“止跌回稳”,目前市场的表现已再次接近重大政策表态的关键时刻。
华源证券指出,自2024年9月起,中央层面明确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股市”的方针。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波动,确保楼市和股市的稳定对于激发社会信心、促进内需畅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年,中央多次强调要打造优质住房和改善型住房,借助政策引导和供需结构的变化,高品质住宅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从而保持房地产市场的乐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