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黄寿庚
大舜的“债于传虚”故事,管仲提出的“轻重之准”原则,子贡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及范蠡的“三致千金,三散千金”,还有商鞅的“立木为信”之举,以及季布的“一诺千金”美谈……这些思想,包括诚实守信、义利并重、公平交易等,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金融文化的道德追求基础。
时至今日,在金融强国的建设道路上,我们应如何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为新时代的金融发展注入活力?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开创先河,举办金融文化论坛。此次论坛将聚焦“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这一核心议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经济道德和金融理念,旨在通过金融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金融实践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论坛紧扣我国金融文化的“五要五不”精髓及其具体实践标准,精心安排了三个分议题:一是“诚实守信,以传统文化滋养现代金融价值观”;二是“坚守正道,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优势”;三是“遵循法律,构建现代金融发展的新秩序”。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金融传统文化的根源,共同探讨金融领域坚守正道与创新的途径,并对金融开放合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金融文化论坛将迎来70余位来自海内外的嘉宾,这些嘉宾来自众多行业和研究领域,他们不仅代表性突出,而且观点新颖,具有前瞻性。来自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的国际友人分享了他们的海外经验;来自我国各大金融机构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新华保险、中泰证券、招银国际等单位的代表共同探讨了新的实践路径;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20位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时代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金融文化论坛,将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传播我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有力媒介,也是金融学术与实务界交流互鉴的关键平台。通过这一论坛,我们将助力金融行业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进而推动金融领域的优质发展,助力我国建设成为金融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