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鹅,这位专注于当代艺术理论的女性硕士研究生。自2020年毕业以来,她已涉猎过二十余种迥异的工作岗位,涵盖艺术媒体编辑、韩料店服务员,以及体制内国企文员和英国代孕公司的中文运营等。她的职业经历宛如一份跨越众多领域的体验手册,让人目不暇接,见证了一位艺术硕士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中不断摸索与奋斗。
在频繁变换的角色背后,隐藏着她对“工作如同恋爱”的独特见解:若感觉不再,便选择更换。在与工作的不断试探与告别的过程中,曹鹅努力探寻“合适”的真谛,同时也在寻觅一份能与自己长久相伴、永不厌倦的职业。
在我们进行访谈之际,她刚好走出了为期三个月的空白期,与一家画廊携手迈入了激情四溢的恋爱阶段。然而,这份工作是否能够成为她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呢?
曹鹅的求学与职业生涯充满了坎坷。她本科阶段主攻电影,辅以设计学习,并在业余时间自学哲学。毕业后,她度过了一段三年的空档期,期间她依赖父母的资助,同时心怀继续深造的愿望,从事着一份份短暂的工作,并自嘲自己拥有“双重收入”。历经三年的硕士申请历程,她终于被一所英国的学府接纳,从而得以回归学术生涯,选择了全球失业率排名靠前的领域——当代艺术理论进行深造。
硕士生涯转瞬即逝,而她毕业的那一年,恰逢疫情肆虐的2020年。那段时期,她的精神状态并不理想,这让她对所学知识和学位的价值产生了动摇。因此,她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念头,重新回到了曾经迷茫了三年的职场。如今,她已经尝试过二十多种不同的工作,她幽默地自称是“艺术领域里换过最多工作的人”。在正式进行采访之际,她刚刚走出了长达三个月的失业困境,顺利加入了一家画廊。这已是她不知第几次面临“从头再来”的挑战了。
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份详尽的“履历清单”,上面记录了她多年来丰富的职业经历,包括担任杂志书籍的编辑、影视宣传文案撰写、电子营销项目的运营,以及国企文员、播客剪辑师、策展公司品牌运营人员、公关活动现场推广人员、韩料店服务员、酒馆酒吧服务员、论文辅导教师、留学申请顾问,还有小手工串珠的创作者,以及翻译工作。令人意外的是,这份清单上还列有一项特殊的工作:为代孕公司进行新媒体运营。
她的经历看似模糊不清,实则发生在她赴英国深造的硕士阶段。为了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她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她与代孕行业相关的一段工作。当时,为了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她在校友兼职群中发现了一家代孕机构正在招募中文运营人员。在英国,代孕是合法的,并且拥有完善的行业规范,她带着赚取一些额外收入的想法参加了面试。
尽管收入并不算特别可观,然而相较于翻译《星期五不上班》所获得的报酬,还是要高出许多。她笑着说道。
这家英国代孕公司的主页
曹鹅作为“重命名小组”的一员,加入了《星期五不上班》的翻译工作。在该书的扉页上,这个小组这样介绍自己:他们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充满好奇,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后工作政治以及国内外年轻一代的生活状况。翻译这部作品,并不仅仅着眼于赚取稿酬,更似一场温婉而深入的自我审视——涉及那些更迭的职位、离别的岗位、反复思索过的价值所在。在翻译的过程中,她似乎在与自己曲折的职业生涯展开一场对话。
《星期五不上班》
威尔·斯特朗 凯尔·刘易斯 著 重命名小组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面对询问频繁跳槽的原因,是追求“生活体验”还是因为“力不从心”,曹鹅微笑着回应:“显然是后者。可能是这份工作让我感到不快,亦或是它对我并无吸引力。说得再明白些,是我与这位老板合不来,亦或是这位老板与我格格不入。”她直言不讳地表示,随着经历的丰富,她逐渐领悟到:“工作就如同恋爱,本质上并非在于你自身是否足够优秀,关键在于你们是否相匹配、是否有着共鸣。若是没有那份感觉,那就选择放手。”
这份工作让她感到无感。她曾在一所艺术类媒体机构担任文案编辑,原本以为这样的职位能让她有机会撰写艺术评论,将众多艺术家的思想精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广大读者。然而,她渐渐意识到,公司真正追求的是将艺术转化为社交货币,制作出所谓的“高端人设”内容,以此吸引更多关注,进而实现盈利。我并不反对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利益,但她表示,那份职业已不再依赖我之前的思维方式与沟通技巧。因此,她毅然决然地做出了离职的决定。当断不断,只会陷入混乱,那些让人感到不适的恋爱关系没有必要继续维系,工作亦是如此。
自然也有那些“默契”的时刻。曹鹅回想起自己最为动心的那份工作,那是本科毕业后第二年从事的影视宣传工作——“我自高中时期便怀揣着电影宣传的梦想,那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我的老板对我赞赏有加,我也得以充分施展我的专长。”然而,这份充满热情的工作并未持续太久。就在连续加班40小时之后,她因过度劳累而不得不入院治疗。这成为了她热衷且精通的领域,然而,工作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她身体的极限。自那以后,她学会了尽可能多地休息,按时下班,绝不在办公桌前多待一秒钟。甚至于,老板亲自来电对她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最终,她还是决定离职。纵然她偶尔还会怀念那份从事影视宣传工作时获得的满足感,然而她也会自我慰藉道:“不必在意,自那之后不过短短两年,影视行业便走向了衰败。”
这些工作经历似乎持续地验证了她将工作比作恋爱的观点——在世间,找不到毫无瑕疵的完美伴侣,同样,也没有能够满足所有人期望的理想职业。寻觅一家物美价廉的米其林级餐厅,抑或是一处宽敞舒适且租金低廉的住所,对个人而言实属不易。同样,每一份职业都存在其固有的不足之处,那些表面上看似光鲜亮丽的工作,可能只有真正投身其中,才会发现其中隐藏着难以忍受的困境。一份令人感到成就的公益或非营利性工作,其月薪可能仅能勉强覆盖日常开销,有时甚至需要自掏腰包;相比之下,那些提供高薪的互联网巨头,或许会让你错过无数个傍晚的日落美景;即便是众人艳羡的大学教职,也可能让你在繁重的考核指标和晋升压力下身心俱疲。
电影《工人阶级上天堂》剧照
恋爱之间或许可以经历一段单身时光,但工作间的空档期却必须依靠生活来度过。人或许可以不恋爱,但若不工作,下一顿饭可能就会成为难题。因此,曹鹅并不提倡所有年轻人效仿她频繁更换工作的做法。她一直对父母心怀感激,自本科毕业后,他们一直在物质上支持着她,帮助她克服自身能力的不足,向那看似遥远而宏伟的目标迈进。她半开玩笑地说,"每当我那老父亲告诫我追求艺术可能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时,我总是回应道,'多谢爸爸妈妈让我得以饱餐一顿。'"
这份刚起步的画廊工作让她感到既“有感觉”,又觉得“很合适”。让她特别满意的是,这份工作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朝九晚五,上班时间灵活多变,她可以选择从上午十点开始,亦或是中午十二点,甚至下午一点半才开始工作。因此,在一周的时间里,有好几日无需早起赶那拥挤的早高峰地铁,可以尽情享受一个悠闲的早晨,悠然自得地步入工作岗位,过上与这座北京的快节奏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生存步调。对于那位把床视为至亲的人来说,这样的安排,无疑是职场中的一大贴心设计。
尽管这份职位的薪酬在艺术领域属于常见水准,暗示着收入仅能勉强覆盖每月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积累财富,然而她相信这次或许能与该画廊并肩前行,共同走过漫长的岁月,让年迈的父母得以安心。“爸妈,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即便无法与它共度一生,但这次的恋情,理应比前二十多次的交往更加持久。
曹鹅与画廊目前正处于初期的亲密关系阶段,犹如热恋中的情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或许会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发现诸多不协调之处,进而产生“相看两厌”的情绪,对彼此的方方面面都感到不满。这种情况在曹鹅的经历中并非首次,之前已有多次类似情形发生。
频繁更换伴侣的人常被指责为“不专一”或“海王”,而频繁跳槽则可能让人力资源部门对其“稳定性”和“忠诚度”产生疑虑。然而,曹鹅对此态度豁达。“感情不合就分开。” 在求职过程中,应勇于面对可能被视作“海王”的风险,因为硬要维持不合适的关系并无益处。
曹鹅面临的职场抉择,并非一个有着固定答案的简单问题,更似一张充斥着加减项的复杂清单,亦如恋爱中的利弊权衡。每个人在这张清单上所删减和保留的项目各异,最终汇聚成的是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现实理想”。这一切,都源于每个人对工作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一些人仅将其当作谋生与生计的工具,追求的是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热爱与否并不强求,只希望对工作不感到厌恶;而另一些人则渴望工作能够带来更多的意义,比如价值感、成就感,甚至实现某种“自我实现”的愿望。
成长,实则在于认识到心中所向往的“理想型”根本不存在,即便面对市场的无情,仍坚信不疑,并对自己的抉择担负起责任。不再将遗憾等同于失败,而是深知每一次抉择背后,都代表着对其他可能性的舍弃。真正的成熟,即便深知工作无法涵盖所有,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坚定地宣称:这就是我所选择的道路。
搜狐文化推出了一档播客节目“有理取闹”
在新一期节目里,我们和故事中的曹娥聊了她的经历
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收听!
请勿访问该网页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66321393fd2d72b852c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