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于7月1日发布报道,据哈萨克通讯社6月24日的报道,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行的“青铜与金人相遇”这一哈中文化交流活动中,两国代表通过展示各自文明的标志性物品——中国的青铜器和哈萨克斯坦的“金人”,共同展现了相互间的文化敬意与交流。此次论坛被视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背景下,促进地区合作和增进人文互信的关键行动。
在论坛上,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副校长卡季莎·代罗娃提到,这次活动标志着两国在文化、艺术和教育方面的合作正不断加强。她进一步指出,该校与中国的高等学府之间维持着紧密的合作联系。
宝鸡市坐落于我国陕西省的西部,享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古称“陈仓”的宝鸡,在中华民族文明的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论坛上,宝鸡市文物局局长李晓毅透露,该市目前拥有28座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超过54万件,其中青铜器藏品达到1.36万件,包括“大盂鼎”、“毛公鼎”等众多国宝级文物。这些器物精美绝伦,不仅彰显了卓越的铸造成就,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经济状况、军事力量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探索古代文明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边雅妮在发言中提及,此次论坛上展出了距今3000年的青铜礼器“何尊”的复制品。她强调,“何尊”的形态及其独特的纹饰与在哈萨克草原上发现的“金人”形象相映成趣,二者分别象征着礼仪文明与草原英雄精神,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中的璀璨明珠。她强调,借助此次机会,双方应增强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优点,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协作。
边雅妮指出,宝鸡市期望在文化、旅游、产业三个层面与哈萨克斯坦加强协作:文化上,力促“青铜与金人”联合品牌项目的实施;旅游上,倡导双方机构携手打造“丝路文明探索”旅游路线;产业上,借助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哈方在高科技制造、能源装备等板块深化合作,构建“中国制造”与“哈萨克资源”相互补充的发展模式。
哈萨克斯坦旅游体育部门副负责人叶尔然·叶尔金巴耶夫指出,旅游活动在两国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心灵相连的桥梁,目前哈方正努力推动联合旅游路线和数字旅游生态系统的建设,以促进“现代丝绸之路”的繁荣。
6月23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见证了“青铜遇见金人”这一独特的文化交流盛事。(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