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其目的是为了传播各地在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构建过程中的优秀做法。在这份清单中,山东省济南市凭借其独特的“CIM+城市管理一张图”系统应用,成功脱颖而出,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批得到官方推荐的典型示范。
数字底座赋能
城市管理开启“三维透视”
济南市所采用的“CIM+城市管理一张图”系统并非仅仅是对数据的简单堆积,它依托于城市信息模型(CIM)这一坚实的平台,从而搭建起了城市运作的智能核心系统。该系统独具匠心地将三大关键数据资源融合:包括道路清洁区域、高架道路、公共厕所、垃圾处理设施等在内的18种重要城市管理信息;为中心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102万个城市构件构建了详尽的“电子身份识别系统”(涵盖五大类、六十五小类);并且明确了城管责任单元网格及网格员的相关信息。这种深度结合,为城市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立体化和精细化管理视角。
“颗粒度”革命
让城市管理“看得见、管得细”
济南模式的关键优势,主要体现在它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反应速度。通过这一张图,路长、信息采集员以及网格员能够迅速直观地看到所辖区域内设施的具体位置、数量、现状以及所有权属信息。这使得日常的巡查和问题的上报工作变得异常便捷。尤为关键的是,系统成功实现了管理流程的简化与优化——面对轻微程度的事件,信息采集人员能够直接与责任人取得联系并迅速处理,从而避免了繁琐的逐级上报流程。这一创新举措显著缩短了处理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标志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入选国家清单
为智慧治理提供“济南方案”
住建部将济南此次经验选为首批可推广复制的示范,这不仅是对其“CIM+城市管理一张图”建设成效的官方肯定,同时也彰显了它在引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智能化变革方面的示范作用。济南的成功案例,为全国其他城市在如何运用CIM平台打破数据隔阂、强化基层治理、增强城市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途径。
济南的成功入选,凸显了该市在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这张集成了百万级城市部件信息的“智慧地图”,正源源不断地为泉城提供精细化管理所需的强大动力,其宝贵经验亦有望为其他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指引方向。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