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方案中强调,需对住房消费的新供给进行优化,重点向轨道交通站点及就业密集区域提供住宅用地。此外,还需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与此同时,正在研究和制定公积金贷款的“带押过户”政策。
这些措施将对北京的住宅消费领域产生何种效应?为此,新京报记者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副院长严跃进进行了专访。
优质住宅供给将促进市场需求释放
《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一文中指出,土地资源的分配将侧重于关键功能区域、产业园区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等关键地带。而最新的《方案》亦强调,需对住房消费的新增供应进行优化,将住宅用地的供应优先考虑给轨道交通站点及就业人口密集区域,并致力于构建一个以“保障”与“市场”相结合的住房供应系统。
严跃进指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交通便捷,显著减少了居民的上下班时间,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而在就业密集区域,众多工作机会的汇聚使得供地成为可能,这有助于居民实现工作与居住的平衡,降低因长途通勤带来的交通和时间开销,进而有效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
他坚信,在这一政策框架内,保障性住宅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基本的居住保障;而市场住宅则满足了不同人群和多样化的住房需求。这两种住宅形式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面覆盖的住房供应体系,这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同时也反映出,通过提供更高品质和更丰富的供给来激发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带押过户”有利于提高二手房市场流通性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强化住房公积金的推动作用,鼓励缴存者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时,同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此外,还将研究和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带押过户”政策,并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开展。
严跃进指出,他赞同缴存者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并在此过程中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这表明北京将深入推进“提取与贷款并行”的政策实施。目前,市民在购置新房时,只需完成网签手续便可以办理公积金提取,然而,将提取的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用于购房款,却是许多购房者长久以来的期盼。此举有助于降低购房的门槛,缓解购房者在初期所面临的资金负担,使得那些有购房意愿但暂时资金不够充裕的人们得以实现他们的购房梦想,从而有效激发住房市场的消费需求。
《方案》进一步指出,需研究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带押过户”政策,同时推进相关业务实施。所谓“带押过户”,通俗来说,即是在进行房屋所有权转移时,一并转移抵押贷款给新的购房者。
今年六月,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服务效能的通知》,其中规定二手房交易、解除抵押以及评估工作可以同步进行。这意味着,以往在二手房交易中,若存在抵押情况,必须先解除原有抵押,方可进行抵押物评估及贷款申请。随着新政策的实施,解除抵押和申请公积金贷款两项流程可同时开展。北京市积极推广实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带押过户”政策,此举无疑将大大提升二手房交易的便捷性。
在二手房市场,过往由于存在抵押问题,使得交易流程变得复杂,交易周期也相应延长。严跃进指出,“带押过户”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卖方必须先还清贷款才能完成过户的传统流程,简化了交易步骤,减少了时间和成本投入,同时降低了交易风险。这一变革将有效提升二手房市场的流通性,进一步激发住房市场的整体活力,对于改善住房消费结构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循环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