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要拓宽住房公积金的运用范围之后,各地在公积金政策的优化上也在不断加强力度。7月10日,北京发布文件对住房消费的新增供给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住房公积金“提取与贷款并行”以及探讨“带抵押权过户”等新措施,这成为一线城市响应国家号召、激发住房消费活力的又一实际行动。据相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今年至今,各地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优化已经超过了150次。
三大一线城市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7月10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相关通知。该通知强调,在改善住房消费新供给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的推动作用,鼓励缴存者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并在该过程中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此外,还将研究和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带押过户”政策,并着手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业界普遍认为,北京对公积金政策的强化调整,是对国家层面政策的积极回应。在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特别强调了要拓宽住房公积金的适用范围。
今年6月12日,广州市商务局对外公布了一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广州市将不断改善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规定,旨在鼓励缴存者在使用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的同时,也能够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这一举措在北京实施之前就已经被提出。
深圳在今年的五月底发布了《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明确提出,将拓宽住房公积金的运用领域,使得符合条件的人员能够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专用于支付购房的首付款。
中指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各地对公积金政策的优化已超过150次。此前,深圳、杭州、西安等超过30个市(区)已出台政策,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款。如今,北京也实施了这一措施,此举有助于降低购房者的购房门槛,减轻购房压力,并更好地发挥住房保障的作用。目前,在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深圳都已采取行动,预计上海也将跟进实施。
从市场角度分析,住房公积金“提取与贷款相结合”的政策实施后成效显著。据央视新闻报道,贵阳市实施的该政策,不但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负担,而且激发了购房热情。在今年第一季度,得益于这一政策的推动,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均实现了同比大幅上升,特别是二手房贷款额同比增长了7.7倍。
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
除了“既提又贷”这一政策之外,北京在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还明确提出了要“研究并制定”一项关于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带押过户”新政策。
自2023年起,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二十个市区推出了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的相关措施。而本文件中提出要研究并制定相应政策,同时推进相关业务,这充分展现了北京在积极跟进和优化公积金政策方面的努力。
陈文静,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提出观点称,之前,北京市已推行了二手房交易中的商业贷款“带押过户”政策,若未来公积金贷款也能实施“带押过户”,则有望进一步增强二手房交易的便捷性,并提升其市场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实施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的,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而如今,北京计划研究并制定这一政策,这也显示出,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有望相继推出类似政策。
张波,安居客研究院的院长,提出北京的示范作用将促使住房消费政策从“短期刺激”向“长期优化”转变,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在短期内,通过流程的优化,可以增强交易效率,比如“带押过户”政策明显简化了二手房的交易流程;根据已实施的城市和区域的实践,这种优化可以缩短交易周期约15至20天。交易效率的提高将有助于促进改善型买家通过“卖旧换新”的循环加快,从而使得置换需求更加集中地释放。
张波指出,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其政策变动常常起到引领趋势的作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同样遭遇着相似的住房供需问题,并且在这些城市,公积金资金池的规模和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完善程度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实施相关政策的条件。目前,这些一线城市在公积金使用和“带押过户”政策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
此外,北京所发布的方案中特别指出,应优先将住宅用地分配给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就业集中区域,并致力于构建一个“保障性住房与市场化住房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业界人士指出,北京近期对土地供应及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这一举措有助于更有效地激发住房消费需求,同时,也对其他城市的政策调整起到了榜样和引领的作用。公积金贷款政策已成为各地优化政策的关键工具,预计各地将不断深化公积金政策的优化工作,例如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鼓励使用公积金支付首付、延长还款期限、增强对异地缴存者及灵活就业者的扶持力度,全面加强公积金政策的优化;同时,北京在优化住房消费政策之后,后续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预计未来将有望对相关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从而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