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先生在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明发滨江新城的新家中,惊奇地发现流出水龙头的水竟然带有电流。在他即将入住之际,触摸到水流时,手部突然感到刺痛。于是,他急忙购买了电笔进行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水确实带电,电压竟高达12至36伏。经过多方询问,包括小区物业和供电公司等,他得知,小区内包括他家在内的多个地方发生了地线被盗的情况,这一现象导致了漏电的安全风险。
地线“消失”后用电户需及时处理
据调查,地线功能极为关键,它能够在电器设备发生漏电的情况下将电流导入地下,有效防止人体触电事故,确保用电安全无忧。鉴于地线通常由铜等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进而遭受盗窃行为。
水龙头流出“带电的水”
车先生透露,他在咨询小区物业时了解到,小区交付不久后,地线便遭盗窃,这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此外,小区还历经了物业的更迭,目前由弘阳物业负责管理。追溯多年前地线被盗的细节,似乎颇有难度。
车先生再次向电力供应企业提出了家中电线漏电的困扰。很快,一名工作人员立即赶至现场进行了检查,并向他说明:接地线已经不存在,然而根据相关规定,这种情况并不在供电局的管辖范围内。国网客户服务中心也对他的来电作出了回应:“经过调查,问题源于您的设备故障,我们建议您联系具备相应资质的电工进行维修。”
业主称十几年前小区交付后不久,地线就被盗了
《供电营业规则》明确指出,供电设施的运维管理区域划分依据产权所有者来定;对于采用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情况,则以电能表前端接入用户侧的最终支撑点作为划分界限。根据这一规定,电能表及其以上的部分产权归供电企业所有,而电能表以下的部分则通常是用电客户的产权线路,其维护责任由用户或物业管理单位承担。
车先生对供电公司的答复表示认同,随即请来了维修师傅到家中进行修理。现在,他家中漏电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热心市民希望各界关注用电安全问题
车先生仍旧感到些许不安。毕竟,明发滨江新城小区居住着众多居民,他们或许正遭遇着与车先生相似的漏电安全隐患。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车先生还了解到,周边其他小区也出现了类似的地线被盗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一旦居民楼的地线被盗,其他金属设施或家具可能在不经意间扮演起地线的角色,使得人们难以察觉家中存在明显的漏电迹象。然而,这种状况相当危险,因为即便如此,电器设备在漏电或者遇到下雨打雷的天气时,仍然可能引发触电事故。这样的事故不仅可能导致触电,还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图为被剪断的线
我家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妥善处理,原本我以为无需再过多关注此类事务。然而,电与火的安全问题绝非儿戏,我总感觉这背后潜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车先生这样说道,鉴于这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他决定联系媒体,以期唤起公众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7月9日,记者就小区内电线被盗一事向弘阳物业进行了咨询,物业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并不十分明了。
记者向南京江北新区供电公司进行了咨询,该公司工作人员指出:处理事宜应由资产所有权人承担,电表所连的地线系开发商移交给了物业管理方保管,建议居民直接联系物业进行解决;若物业管理方有需求,供电局将指派工作人员前往提供协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