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IT之家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尹雨在《PLOS One》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表明,表情符号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人们在沟通中感受到的回应程度,从而增强亲密关系和满意度。
在当前这个数字化盛行的时代,文本信息交流变得愈发普遍,与此同时,表情符号的运用频率和种类也在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年轻成年人中尤为明显。据IT之家报道,表情符号被视为情感与思维的数字化呈现,它们能够为文本交流增添色彩,传递情感的细微差异,并提升表达的生动度。尽管表情符号在短信及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运用,然而,它们在增进人际互动方面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为了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尹雨深入探讨了在以网络互动为特征的当下,表情符号是如何作用于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的。她的研究涉及了260位年龄介于23岁至67岁之间的成年参与者。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阅读15组不同内容的短信交流样本,而这些样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表情符号。他们需设想自己为每条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全神贯注地关注对方的回应。
研究发现,参与者觉得运用表情符号交流的伴侣相较于仅用文字交流的伴侣,其回应更为主动。他们通过表情符号感受到的伴侣反应性与关系的亲密感和满意度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
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是,面部表情符号与无面部表情符号之间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区别,这一发现暗示表情符号的种类可能并不像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关键。事实上,表情符号的存在本身或许才是促使人们感受到更强烈的伴侣互动和更优质关系的关键所在。
尹雨进一步阐述说,这项研究指出,表情符号的运用能够增强情感上的关注,从而提高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令人好奇的是,关键不在于表情符号的具体种类,而在于它们的存在本身,这让人感觉与伴侣之间的距离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