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浦,71岁高龄的学员们自信地踏上T台,而那些年迈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成为了民间书法的佼佼者......学习,正在这里悄然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最近,延吉社区举办了一场社区学校的成果展示活动,这场活动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终身教育理念所散发出的温馨与光辉。
399名学员精品力作亮相
踏入延吉中路77号的三楼大厅,一场独特的展览正在进行。虽然展品并非价值连城,但每一处都流露出学习的光芒与收获的喜悦,彰显了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学校2025年春季班的教学成果。
“古韵新声・乐学共享”作为展览的主题,划分为“智慧银龄”、“智慧成长”、“绘学时光”以及互动体验等四大展区。书法、国画、时装设计、声乐、武术、绳结艺术、草编技艺……这些由399名学员精心创作的作品,使得整个大厅弥漫着翰墨的香气,色彩缤纷。这些作品的背后,是学校在2025年春季学期开设的18门课程,以及为超过3000人次提供的服务。
我在此已学习将近两年时光。在展厅之中,时装班学员刘彩娣阿姨神采奕奕,正津津乐道地讲述自己的蜕变经历。“起初我的腰部状况不佳,如今不仅挺直了身姿,病痛也得以痊愈。”她笑着说道,对老师的教导赞不绝口,无论是行走姿态还是每一个动作,都教授得非常精准到位。
时装班的课程介绍中,我领略到了这门课程的独特魅力——它通过一系列的形体训练,如站姿、步态、转身等,以及舞台走秀的实际操作,旨在帮助学员培养出优雅的气质。
刘阿姨的这种转变并非偶然现象。在延吉社区,老年人们正通过学习来开启他们人生的新篇章。“智慧银龄”展区集中展示了书法、国画、声乐、智能手机操作、气功养生等多个课程的学习成果。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智能手机应用班的同学们掌握了如何利用镜头捕捉生活的点滴,其中一位同学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手机不仅能简化我们的日常生活,还能把我们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视频,使一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颈椎练好了,不用去医院做牵引”
街道对我们这些老年人关怀备至,设立了冬暖夏凉的舒适场所。健身气功班的学员何海对此深有感触。“我自己的颈椎问题已经得到了改善。以前我总是要去医院做牵引治疗,但现在无需如此,我也能自如地抬起头来了。”
本学期开设的健身气功课程以我国古老的养生术“五禽戏”为中心,惠及了252位学员。授课教师杨子凤教授治学严谨,她不仅详细解析了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仿生动作,而且特别强调了“形、气、神”三者相融合的重要性,并对五禽戏与中医养生理念进行了深入讲解。
杨子凤向记者透露,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对生活充满了价值感。她表示,健身气功班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纷纷加入,课堂上常常呈现出一幅老少同乐的温馨画面。
围棋班中,同样呈现了跨代共学的独特景象。在万叶庭教练的悉心教导下,老年学员与青少年学员并肩竞技,黑白棋子在棋盘上交错落下,经验与创意在此交汇碰撞,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之间默默传递。
现在,社区学校不仅是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乐土,同时也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摇篮。据调查,学校将中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草编技艺、中国绳结等优秀课程,配送至周边的中小学,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一部分,至今已累计为超过1000人提供了服务。
展厅的一隅,那块以视觉笔记手法展示的“绘学时光”展板,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师生们的学习轨迹与内心感悟,通过生动的图解和连贯的线索,将知识的传承从文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此外,展览特别设置了“非遗漆扇”的互动体验区域,参观者只需参与知识问答或是分享活动,便能够有机会亲手制作一把漆扇。每日仅提供20个名额,此举旨在让居民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得以亲身感受千年非遗技艺的魅力,并领略东方美学的精妙独到之处。
展览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学校坚持“打造学习型社区,推动终身教育”的理念,而且充分展示了社区教育为居民生活增添的无限可能和幸福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