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事实,诬指我国率先向日军开火!在东京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新编新社会历史》以及《国史教科书(第7版)》等书籍中,日本对卢沟桥事变的叙述完全采纳了靖国神社游就馆等右翼洗脑机构的观点,恬不知耻地粉饰侵略行径,公然挑战国际公理与正义。
1937年7月7日,宛平城周边,日军擅自举行演习,以士兵失踪为由,蛮横地要求入城搜查,却遭到了拒绝。随即,日军对中国守军发动了射击,并对宛平城实施了炮击。自此,日本侵略者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使得我国大半个疆域支离破碎,百姓遭受苦难……卢沟桥上的石狮,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行径以及我国人民的痛苦与创伤,任何试图歪曲“卢沟桥事变”历史真相的行为,都旨在为日本所犯下的战争罪行洗脱罪责。
缺乏反思,何来展望?一个国家的史册如何记载,其民众便如何理解过往。日本极右翼分子长期以来,蓄意将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视为“教化”的目标,在历史教材中播下“毒种”。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国内便涌现出篡改历史教材的逆流,此后更是愈演愈烈。删去提及“侵占华北”的内容,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抹去“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驱使冲绳民众集体自杀”的记载,将侵略行为美化为“自卫性战争”以及“亚洲各民族自主解放的战争”……经过一系列的操纵,日本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历史真相的理解遭受了极大的扭曲,不少年轻人在被询问到日本侵略历史时表示“不清楚”、“不了解”,甚至有人对“为何亚洲国家会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对日本怀有怨恨”表示质疑。”
价值观念对现实的作用并非空洞、模糊,若在此关键问题上迷失方向,不仅会使各种错误思想接连涌现,更可能将国家引向更加险恶的境地。日本极右翼势力不顾一切地歪曲历史,同时大肆渲染“邻国威胁”,并积极扮演美国“印太战略”的先锋角色,其目的在于让日本彻底摆脱战后的束缚,再次炫耀武力。持续的蒙蔽和毒化,让坚持和平宪法的民意被严重侵蚀。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访问日本期间曾指出,要达成战后和解,首先必须直面历史。然而,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倒行逆施,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日本在寻求国际舆论理解、重返国际社会过程中所依赖的政治基石,也让那些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铭记于心,它们绝不允许日本抹去那段痛苦的历史。对于日本来说,若欲消除历史污点,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一位被普遍接受的和平国家,唯一的途径便是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以国家名义,对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进行深刻悔过与反思。
今年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80周年纪念,同时也是联合国成立的80周年。在这股追求正义与光明的历史洪流面前,日本右翼势力的谎言和恶劣行为注定会自食恶果,它们必将沦为历史中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