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北京,中新网报道,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针对网络剧创作主题的研讨会已成功举办。
据调查,近些年,北京的网络剧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北京大视听”品牌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系列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富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如《我的阿勒泰》、《滤镜》、《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和《白月梵星》等。特别是《我的阿勒泰》,它不仅成功地将文旅融合的理念付诸实践,带动了一座城市的知名度,还在热播期间充分展现了“北京出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影响力。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网络剧向精品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成为了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次研讨以网络剧精品化的基础为起点,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指出,北京正在全方位提升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资金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旨在为创作者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北京市怀柔区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宫吉成对“中国影都”的规划进行了阐述,强调怀柔将充分利用其科技、影视及服务领域的优势,不断为产业创新与优质作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据悉,北京市广电局已与中国作协携手合作,连续三年致力于强化剧本基础,促进“影视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在本次研讨会的重点环节中,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权保处处长孟英杰向业界大力推介了15部极具网络视听改编潜力的杰出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类型丰富,包括现实、历史、科幻、悬疑等,而且情感真挚,思想内涵深刻。书单中收录了苏童的《好天气》,这部作品细腻地描绘了时代巨变中的个人喜怒哀乐;还有祝勇的《国宝·山鸣谷应》,以故宫文物南迁为故事背景;海飞的《昆仑海》则是讲述了明代抗倭的间谍战争;段子期的《倍速世界》则是一部充满奇幻想象的科幻小说;除此之外,还有反映反特斗争的《第一个十月》、讲述神秘故事的《两心图》、探险题材的《丝路古船》以及社会派悬疑小说《追凶》等多种类型的作品。这批上乘的文学知识产权的推荐,被广泛认为极大地丰富了网络剧优质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应对市场新趋势的背景下,头部平台和制作企业的领导们于当日交流了各自精心打造的创作理念。爱奇艺的资深内容负责人王晓晖指出,在充满变数的当下,重拾“信任的力量”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采取“兼顾长短、注重质量、融合新旧”的创作策略,以开放的生态系统培育行业的未来;而西嘻影业的创始人兼CEO杨晓培则着重提出,现实主义作品的灵魂在于“真实性”,必须通过精细的细节刻画和共情性的逻辑说服观众,同时运用多元化的手法来打破固有的模式,并在温馨的基调中深入探讨社会问题。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两场圆桌讨论会上,与会嘉宾们针对悬疑剧以及都市剧这两大热门题材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并对当前这类电视剧的创作要点和突破困境的方法进行了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