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江南湖州,又又又上榜了。
近期,文旅部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以及中央党校等众多知名机构共同组成的全国县域旅游研究团队发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该报告揭示,安吉县已连续七年稳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的首位,而长兴县则上升一位,排名第二,德清县也进步两位,位列第四。
本报告研究的评估要素涵盖了资源条件、经济扶持、市场收益、政府助力以及长期发展潜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这些指标,湖州所辖的三个县均排名全国县域旅游整体实力榜单的前四名。尽管资源条件并非最为显眼的“矮子”,但它们是如何在竞争中一马当先,领跑全国的呢?
打响山水间的度假品牌
近两年来,“奔县游”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文化旅游市场的一大焦点。《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5》中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接待游客的人次平均达到了580.79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26%,而旅游总收入也实现了9.96%的增长。
主打“多吃一家小店,多住一晚”的“奔县游”模式,不仅标志着文旅产业向基层市场的拓展突破,而且实现了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正逐渐成为县域旅游发展的一股新兴潮流。
县域旅游的兴起,其背后反映了现代游客消费习惯的演变。与前往大城市的热门景点拥挤不堪形成对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寻求一种“放松”的心态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这种消费趋势,正跟湖州县域旅游发展定位不谋而合。
湖州,相较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依托其丰富的生态资源,致力于度假产品的创新开发,旨在让游客能够驻足、放慢脚步,深入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氲指出,近年来,湖州已逐步塑造并推广了“湖光山色·度假之州”这一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莫干山裸心堡 共享联盟·湖州 项飞 摄
湖州是宿居之地。此处不仅有以德清洋家乐为首的高端民宿,还囊括了以安吉美丽乡村为标志的高档乡村酒店,以及长兴水口顾渚充满人情味的乡村民宿。据数据统计,若每日入住一家民宿,需耗时九年方能遍历。
湖州之地,游玩甚佳。然而,湖州传统名胜并不显眼。不过,近些年,云上草原、龙之梦等景区崭露头角。在众多地区纷纷提高门票价格之际,湖州早已着手打造文旅融合的度假产业。通过持续完善度假产业所需的配套设施和资源,湖州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四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城市。
那么,湖州县域旅游吸引游客优势何在?
从外观审视,湖州坐拥丰富的山水景观和悠久的文化积淀,这两者构成了其发展的根基。而且,湖州作为交通要塞,其发达的铁路网络为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从市场视角分析,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分布密集,居民消费能力突出,且消费理念领先,这为湖州县域旅游带来了庞大的游客基础。此外,湖州成功荣获了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入境旅游活动也呈现出逐渐升温的趋势。
湖州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其旅游业的增值对GDP的贡献连续五年稳居全省前三,并成功摸索出一条生态更加优美、产业更加繁荣、民众更加富裕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即“湖州模式”。
安吉青山幽谷景如画 通讯员 殷兴华 摄
沉浸式讲好“小城故事”
观察一组统计数据:自今年起,湖州县城的过夜游客比例已超过六成。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旅行者选择停留、驻足,体验一场深入的旅行。
黄璜,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副研究员,认为一个县城若要吸引并留住游客,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从游客的视角出发,着力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组合,并增强其吸引力。
与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相较,湖州在县域旅游领域的突破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场景化度假产品的开发上;通过不断业态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寻找到最符合个人需求的度假体验方式。
简言之,此类度假产品实则是在销售一种体验而非单纯的资源——它通过营造特定场景,使游客由单纯的“过客”转变为深入其中的“参与者”,将单纯的“服务消费”升级为对情感与记忆的投入,其核心价值在于营造沉浸式的体验、丰富的多元活动和情感层面的价值。
安吉云上草原于7月8日揭幕的仙侠镇项目,堪称国内首个将仙侠幻境融入游玩体验的目的地,其高度还原的仙山、仙门、仙街等仙界场景,使得游客在山水之间仿佛实现了穿越至仙侠世界的梦想。德清当地的网红洞穴咖啡店,则保留了矿洞的原始风貌,顾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时,还能体验探险乐趣、摄影之乐,甚至有机会参与到洞穴音乐会中。
安吉云上草原7月8日开业的仙侠镇项目
每个县域都宛如一座微型城市,各具特色的文化与生活画卷跃然纸上。在讲述“小城故事”的过程中,湖州各县域深入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所推出的旅游产品独具匠心,既不盲目跟随潮流,又不断追求创新与变化,力求各具魅力。
长兴太湖龙之梦以“文化+”为动力源泉,构建了“演艺集聚区、场景活化与节庆IP”相结合的体验生态圈;太湖9号公路宛如一条丝带,将湖畔美景串联成线,勾勒出“共富风景线”。
德清县以国际化、潮流化作为其特色标志,依托莫干山的高端民宿资源,将艺术村落和话剧中心迁移至乡村景区,通过传统农耕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品牌赛事等多种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度假体验;同时,还推出了直升机观光等低空经济项目,为当地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安吉将整个县域视为一个大型景区进行规划,同时将乡村地区精心设计成一个个景点。亲子旅游和“长三角露营天堂”这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那些废弃的矿坑和断崖瀑布区域被巧妙地改造成了超过300家咖啡店,村中的咖啡馆也因此成为了新的象征。
顺应市场趋势,以真诚服务为杀手锏,湖州各县域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美丽景观的联动发展,从而激发了全域旅游的活力。
长兴太湖龙之梦乐园
“村游富农”共享发展红利
浙江“千万工程”的推进,转动了乡村巨变命运的齿轮。
湖州被誉为美丽乡村的摇篮,其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该县旅游经济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在2024年,湖州全市乡村旅游的经营总收入达到了142.04亿元,其中,有80个村庄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了180万元。
湖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李氲指出,湖州在推进县域旅游业发展时,不仅着眼于当前的实际,更注重其长远的发展。在长三角地区,虽然存在与湖州县域相似的度假产品和景观,但湖州在资源开发主体及运营理念上独树一帜,其产品运营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操作更为灵活。
湖州近年来在青年返乡、“村游富农”等领域进行了创新尝试,这一举措使得;同时,通过建立更符合市场参与者和村民利益的连接机制,为该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作为乡村旅游的先锋,返乡青年携带着创新的思维、领先的技术以及宽广的视角,为乡村旅游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湖州推行“乡村旅游助力农民富裕”的共同富裕方案,全方位促进了当地居民、农民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鲍鑫,一位“返乡青年”,是安吉县夏阳村“两委”的一员,该组织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1.8岁。他们与小红书携手共建了一家运营公司,村集体通过资源资产入股,成功打造了“小杭坑”露营品牌。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夏阳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8万元攀升至2024年的308万元,同时,也吸引了50多位青年回到家乡创业。
游客在长兴水口顾渚村体验乡村游
刘杰,一位85后的青年,起初担任民宿管家,随后不懈努力,成功创立了木芽乡村青年创客空间及我国首座民宿管家培训中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42名青年加入了团队,同时,他还培养出了10667名40岁以下的乡村民宿从业者,其中外地人员占比高达85%。
长兴县对超过70家高品质文旅融合新空间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此举促进了周边近500村民的就业,带来了近1.5亿元的营业收入,并推动了群众共享艺术工作室、乡村研学馆以及乡村民宿书房等众多优质设施。
既为游客提供了在碧水青山间寻觅“诗意与远方”的机会,同时也让当地居民能够享受到“金山银山”带来的发展成果。在青年返乡与“乡村旅游助力农民富裕”的双向努力下,湖州市乡村旅游的经营收入总额以及其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已连续七年位居全省首位。
太湖之畔晚风轻拂,竹海茶山摇曳生姿,河面波光粼粼,光影交错,湖州县域旅游的崭新篇章,正等待着您的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