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时节,绿意盎然,夏日的风儿狂放不羁。在长子县丹朱总部经济产业园区内,那些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工地之上,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激烈的竞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整个场景中充满了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这恰恰是长子县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的一个生动写照。
自今年起,长子县紧密围绕“打造山水景观、描绘城市画卷”以及“一城三区八园”的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约6%。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经济增长水平。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该县持续探索新路径、开拓新局面,推动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提升。
图为:企业生产车间
靶向发力 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聚焦项目即是把握发展机遇,筹划项目则是规划未来蓝图。自今年起,长子县全体人员秉持“项目至上”的原则,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增长,想方设法促进发展,激荡起了一阵全力推进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推进的热潮。
记者踏入山西卓联锐科中试研发基地的施工场地,目睹了这样的场景:盛夏的炎热天气令人窒息,然而,建筑工人们不畏高温,驾驶着挖掘机、推土机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于工地,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和奋斗精神的繁忙画面。项目负责人透露,该工程的总投资额高达5500万元,占地面积为26.56亩,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42万平方米。工程主要包括结晶工艺小试研发大楼、中试车间、装备研发及制造车间、研发材料库等设施。目前,地基工程已告一段落,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中,预计将在12月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一旦投入运营并达到预期效果,预计每年可带来销售收入大约5000万元长子县城现在的变化,实现利润总额约500万元,同时还能提供超过100个就业岗位。
在长子县宋村的该新兴产业集聚区,冻干食品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娴熟地在生产线上进行取料、分拣、铺展、装盘、速冻、卸料以及包装等操作,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随着该产业园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圆满结束,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生产线共有4条。预计不久的将来,产业园将能够年产冻干宠物食品达到1万吨的规模,并实现年销售收入高达7亿元人民币。
目前,山西省的长子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新兴产业集群正以链式模式迅速成长,强势崛起。这一趋势不断推动着山西中研非晶软磁材料、山西卓联锐科中试研发基地项目以及30万吨石灰石脱硫剂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同时,也在加速推进蒸压加气板材、中试结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的投产和效益实现。在节能环保领域,我们积极推动慈林节能环保工业园、易兴顺烨废钢加工以及潞光电厂固废一体化利用等项目的建设,并加紧推进浩诚再生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园、瑞道丰煤矸石综合利用一期等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在数字产业发展方面,我们集中力量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以及治理数字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致力于推进数字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快数智小镇项目的投产和运营。同步强化新能源产业链的构建。在风力发电领域,保障朗晴、远景风电项目的稳定运行,计划中电建的分散式风力发电整县推进项目尽快实施,促进风电行业的稳健和持续发展。在光伏发电领域,推动格盟、漳山两个100MW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满负荷并网,拓展光伏产业链,积极策划一系列涉及光伏设备、电池组件、逆变器生产等领域的项目。在水力发电领域,我们要加紧推进抽水蓄能项目的建设步伐,力求尽快实现并网发电。与此同时,我们正努力打造一种新型的综合能源体系,并计划迅速启动正泰源网荷储一体化、中核共享储能等系列项目的建设,以促进新能源的集中统一利用,全面提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整体效能。
漫步在丹朱的广袤土地上,众多项目正紧张有序地加速推进,一项项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众多优质大项目在长子地区扎根发芽,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项目建设的迅猛节奏与澎湃热情。
项目代表新的增长机遇,众多项目汇聚则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长子县干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的劲头,争分夺秒,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面发挥政策优势,实施“拿地即开工”、“跨区域通办”、“一揽子事一次办”、“一业一证”以及“全天候政务服务超市”等措施,在提升服务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在项目审批流程上简化手续,在产业链延伸和补链工作中实现倍增效应,在解决难题上寻求突破,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
图为:工作人员在大棚里采摘蔬菜
强基提能 打造乡村振兴“新图景”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自今年起,长子县致力于优先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秉持城乡一体化理念,促进城乡资源顺畅交流长子县城现在的变化,将乡村振兴的愿景变为现实,成功描绘了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生活舒适宜人、农民生活富裕的崭新画卷。
推行农业特色和优质发展战略。我们集中力量关注耕地和种子这两个关键环节,推进3.7万亩高标准的农田建设,保证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维持在50万亩以上,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亿公斤。同时,不断推进“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全力扶持以青椒等设施蔬菜种植为主的项目,并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扶持措施,补贴资金达到了7000余万元。对青椒服务组织给予全方位扶持,涉及农业设施建设、品种创新研发、金融保险服务、初级及深加工环节,以及品牌推广营销,以此促进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目标是确保今年青椒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同时,推动构建涵盖育苗、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及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致力于打造知名产品品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我们需着力推进鲍店丰鑫源种植园、丹朱万亩优质青尖椒种植基地、南漳酒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南陈苏里产业融合示范园以及常张蔬菜种植园区等项目的建设,致力于打造长子青椒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以期复兴“中国青椒之乡”的昔日荣光。着力发展壮大畜牧业,增强对猪、鸡、牛羊等养殖领域的支持,特别关注温氏集团的畜禽育种、色头卓恒的万只肉羊养殖基地、碾张鑫利源的肉牛养殖项目,致力于打造涵盖饲料生产、智能化养殖、屠宰加工以及仓储物流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发展农产品深度加工,旨在大幅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特别要着力推进浩润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宋村猪头肉采用现代工艺标准的车间建设,以此助力长子县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华丽转身。
致力于打造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美丽乡村。综合规划县、乡、村三级在产业、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布局,大力推动乡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厕所的升级改造、垃圾和污水的有效处理,积极培育乡村特色经济,持续优化农村生活环境。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加快弥补相关短板,完善“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法治教育,促进乡风民俗的文明进步。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加紧推进乡村电子小镇的建设,完善农村综合服务设施、村级惠农服务站点,打造现代化的仓储物流配送网络,不断改善农村的居住和创业环境。
图为:培训现场
实干破局 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民生点滴皆重要,细微之处见关怀。长子县始终把实际行动作为根本,将惠及民众置于首位,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实施众多贴心措施,不断增进民众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推行积极的就业策略,全面推动创新与创业活动,不断加强长子地区理发、炒饼、猪头肉等特色劳务品牌的培育,逐步提升社会保险的待遇,增强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积极优化公共就业条件,持续推进金融服务、住房改造、基本救助等扶持措施,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关键群体的就业工作,特别关注异地扶贫搬迁后的后续帮扶,保障脱贫人口收入增长速度不低于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实施强有力的农业扶持政策,扶持壮大一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致力于为小农户提供优质服务,激发其发展潜力。全方位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使更多农民具备技术专长、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掌握一项核心技能,拓展就业渠道,助力农民增加收入。充分展现引领效应,主动寻求新一轮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精心培育建设若干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落和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将示范项目连点成线、以点促面,全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着力推进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紧实施长子一中扩建改造工程,同时积极推进新建小学的建设工作;稳步推动高中教育体制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妇幼综合大楼的建设进度,大力促进医疗教育与城乡集团化的发展,从而使县域医疗水平实现了全面提高。
长子县近年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实现了供水、供气、供热和公路等领域的设施能力扩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完成了城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此外,县里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加速殡仪馆和县级公墓的建设步伐,确保城乡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进行。长子县持续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不断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社区精细化的治理水平、“丹朱管家”志愿服务的开展、以及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致力于打造一幅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美好图景。
丹朱之地的夏日,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民众所期待,温暖所至,生态环境愈发优美,民生福祉更加坚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显著,幸福之景在丹朱大地上不断延伸……(魏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