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商银行五年跃升37位!背后的跃升密码究竟是什么?

7月2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的排行榜。在这一榜单中,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的排名显著提升,跃升至第194位,比去年提高了6个名次。

《银行家》杂志所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拥有长达55年的历史,其排名依据主要是银行的一级资本实力,这一指标体现了银行抵御风险和实现利润增长的能力,因而成为衡量全球银行整体实力的标杆。

成都农商银行作为西部地区首家副省级农商行,近年来在“全球银行1000强”的排名中持续攀升,从2021年的第231位升至2025年的第194位,五年累计提升了37个名次。那么,这一引人注目的进步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提升秘诀呢?

稳健前行 迈向“万亿俱乐部”

在过去的五年里,成都农商银行在《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上的排名持续攀升,这一进步与该行稳健的发展节奏紧密相连。

2020年6月,成都农商银行完成了股权结构的调整,重新纳入了市属国有企业的行列。自那以来,该行始终紧密贴合省市的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其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在治理运营和内部控制方面,都取得了稳步的进步,并实现了在规模、效益和质量上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已走过五年光景。

2024年,成都农商银行营业收入达到183.50亿元,净利润为64.7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86%和11.46%。到了2024年底,该行总资产规模增至9142.63亿元,同比增长9.72%。在全国农商行中,其行业地位得以持续稳固,并在年中成为全国第四家获得AAA信用评级的资本类债项农商行。

从资产端审视,成都农商银行持续增强国有企业和地方法人农商行的责任担当,全情投入于省市重大项目的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以及关键领域的推进,至2024年末,客户贷款与垫款总额攀升至487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了14.54%的增幅。在负债端,该行坚守核心负债的稳定性,构建了多元化的负债架构,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已扩大至8406.39亿元,同比增长9.57%。该机构负债中超过八成源自客户存款,存款总规模达到了6727.24亿元,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50%。此外,其储蓄存款余额及新增额已连续两年位居成都市所有金融机构之首。

在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成都农商银行秉持“合规带来效益,合规责任共担”的原则,将合规思想与要求融入日常经营和业务操作,进而实现了业务规模的扩大与资产质量的同步提高。截至2024年年底,该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已经下降至1.02%,资产质量在全国排名前十的农商行中位居第三,达到了近九年的最佳状态;同时,拨备覆盖率增至435.55%,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得到加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到了2025年3月底,该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攀升至9516.52亿元,相较于年初实现了增长;其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以及总资本净额分别达到了624.47亿元、724.46亿元和892.79亿元,而资本充足率则达到了15.44%。

深耕本土 绽放独特价值

成都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的法人金融机构,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充分展现了其经营、产品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而且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金融支持,同时也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彰显了其独特的价值。

_成都农商行总行待遇_成都农商银行级别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该行坚持其支农助小的职责定位,在产品服务和支持方面不断拓展,积极创新,成功推出了“农房建设贷款”等新型产品。到了2024年年底,该银行涉农贷款总额较上年同期上升12.54%,总额高达1014.98亿元,在四川省的法人金融机构中名列前茅;同时,“农贷通”平台总计发放贷款322.58亿元,农户贷款总额超过530亿元,两项数据均位列成都市法人金融机构之首。

为构建“更贴近本地产业需求的银行”,该行聚焦成都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及产业链供应链的特定需求,借助实体专营支行,将信贷资金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生产力领域。2024年,该行向超过2700家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贷款,总额超过600亿元;同时,为超过1万户专精特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重点企业提供贷款,累计金额超过300亿元。

为促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该行以金融服务“立园满园”行动为核心,依托工作专班机制,确保了24个重点片区项目的全面对接和覆盖,同时推出了“园融通”定制产品和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已为3万余家园区企业提供支持,助力园区业主和运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2025年“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上,该行不仅特别设立了“金融超市”服务专区,而且通过闭门交流会等形式,为企业与项目量身打造了金融服务方案,为“特色立园”和“企业满园”提供了更多的增长动力。

成都农商银行拥有650多个营业网点,其中近80%分布在县域和农村地区。该行在农村区域布设了1500多台自助设备,设立了1200多个村级金融服务站,并组建了一支1600多人的金融服务联络员队伍,同时派出了100多名乡村振兴金融助理。如今,成都农商银行已构建起覆盖城区、乡镇、村社的多层次金融服务网络,其在地方金融领域的支柱作用日益显著,整体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多元布局 打开成长新空间

成都农商银行立足于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网络,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大领域,不断推进金融改革,精炼业务布局,促进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的紧密结合,加速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使金融资源得以更广泛地流动。

在科技金融这一领域,我们主动策划并实施了银政合作、银投合作、银赛合作、银会合作等一系列活动。同时,我们实施了“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量计划”和“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等特色项目。此外,我们还引入了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推出了“科创贷”、“高知贷”等科技创新类银政产品。在此基础上,我们自主开发了评分授信模型,推出了“科技初创贷”和“专精特新贷”,这些产品获得了成都“产融通”年度优秀支持制造业发展信贷产品的荣誉称号。截至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客户5000余户。

在绿色金融领域,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绿色”审批渠道,并在此框架下,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与金融产品,以加快绿色银行的构建步伐。我们成功推出了“碳汇贷”、“绿宝贷”、“零碳券”以及“绿票通”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同时,我们发行了价值3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并实现了全国首例“乡村振兴+碳中和”双标签的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此外,我们还建设了成都市首个碳中和网点,并成为成都市首批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银行。到了2024年的年底,绿色贷款的总额已经超过了470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年初增长了26.70%。

在普惠金融领域,我们致力于贯彻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向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和众多城乡居民提供全面且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到了2024年年底,我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达到了656亿元,这一数字在全省的法人金融机构中位居首位。为激发消费活力,该行推出了面向家用汽车等商品提供的年化利率1.5%的优惠,单笔补贴上限为3000元,同时开展了贴息惠民活动。此外,近期还创新性地推出了“耍在成都”金融文旅服务品牌,通过场景化的优惠政策和专属权益,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该行在养老金融板块,推出了专门的养老子品牌,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特色适老化服务、财富管理以及颐养生态的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还积极参与构建了“微网格+金融+城市服务”的银政便民合作社区治理模式,确保了成都市“5+2”区域的全覆盖实现。

在数字金融范畴内,随着数字化服务的广泛推广和数字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我们强化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服务,以此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增长。特别是我们独立开发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信贷风险评估系统”,已被纳入省级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借助这一平台,截至2024年,已成功发放超过1万笔智慧农e贷,贷款总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蓉易贷”累计投放户数在成都市法人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成都农商银行在全球银行1000强的排名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新的目标点。相关负责人指出,该行将坚持稳健的经营管理原则,在保障资产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体系,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农商银行,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具有成都特色的解决方案。文/金浩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