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时分,由我国中铁四院精心设计,中铁十四局负责施工的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投入使用。此举使得市民驾车从江北新区前往芜湖大龙湾对岸的市区,通行时间大幅缩减,从原先的40分钟缩短至仅需5分钟。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作为安徽省首座横跨长江的隧道,享有“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的美誉。该隧道坐落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地带,北端与江北新城的龙湾路相连接,穿过长江后,南端则与江南城区的大工山路相接。隧道全长6公里,被设计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其中4公里的部分采用了盾构法进行施工。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内景
在施工过程中,该盾构机需跨越上软下硬、高粘性复合地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可燃气体地层等多种地层,共计超过10种,被誉为盾构掘进中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工程院的钱七虎院士对其评价道,这是长江上地质条件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项目团队经过优化掘进参数、刀盘改造、刀具布置优化以及带压进仓等多项举措,在江底首次实现了刀盘开口率的提升、常压下滚刀闸门的更换和岩脊的处理。他们总结提炼出2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解决了江底软硬不均的复合黏性地层以及断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问题。经过200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他们圆满完成了隧道施工任务,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下盾构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中铁十四局芜湖长江隧道公司负责该隧道的运营工作,针对运营过程中的应急需求,该公司打造了一个智慧化的综合管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部署了136个智能监控设备,确保了对隧道内外环境的全程实时监控。此外,还构建了一套高效的消防系统,该系统具备自动启动的能力,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隧道内每隔60米便配置了一个安全疏散出口。这些出口不仅包括常规的疏散楼梯,还特别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儿童配备了疏散滑道,从而为隧道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据悉,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设完成后,将显著增强芜湖市跨越长江的交通能力;这一举措对于推动江北新区的快速发展、助力芜湖省域副中心的建设、促进芜湖沿江地区的繁荣,以及加速安徽长江两岸的经济社会进步和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