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街角的药房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城市的焦点,如同春雨后的竹笋般迅速崛起。药柜中高利润的药品,构筑了一个个财富的传说。在百米长的街道上,四五家药房相邻而立,仿佛在竞相争夺顾客的注意力。那时的景象,既荒谬又真实,资本在这片狭小的战场上狂欢,药房成为了这场盛宴的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打开那些标有“旺铺转租”字样的玻璃门,往日的热闹景象已不复存在。布满灰尘的货架在斜阳的照射下,投射出蜘蛛网般的暗影,宛如在默默地向世人昭示着这一行业的衰退。那段曾经的高利润时期,宛如一场梦境,最终也终将醒来。
平均一天要倒闭274家
2024年11月的某个午后,王宁步履匆匆,正急匆匆地赶往医院。在经过街角的一家药店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玻璃门,只见门上贴着一张A4纸,纸张已经皱巴巴的,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上面写着:“店长外出进货,即刻返回”。
王宁不自觉地透过玻璃向店内望去,这一瞥,心中满是惊疑。货架上空无一物,厚重的灰尘在阳光的照射下无处藏身,怎么看都不像是即将开张的模样,反而更像已经关闭多时。他向路过的居民询问:“这家店开业不到一年?”那人笑着回答他:“连半年都维持不了。”
药店关闭并非罕见现象。在社交网络中,可以见到众多相关讨论,有人提问:“药店突然宣布停业,大家现在都在忙些什么?” 一名药店员工回应道:“我们当时正忙于工作,老板突然走进来,宣布不再经营,大家立刻开始收拾,很快就把店内物品搬空了。”
发帖人也分享自身经历:“今天还在上班,明天店就撤了。”
有人提及,那位与己相识近五六年之久的药店掌柜,在上周不得不遗憾地透露,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导致亏损严重,最终不得不选择歇业。
更有不少人试图将药店转让,哪怕是转让设备也行。
令人惋惜的数据进一步显现。据中康统计,2024年,我国零售药店预计将有3.9万家停业,闭店比例高达5.7%,相较之下,2023年的闭店率仅为3.8%;特别是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就有13672家药店关闭,这一数字超过了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关店速度正在加快。此外,有预测指出,到了2025年,关店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全年预计将有10万家药店停业,平均每天将有274家药店关闭。
开药店赚大钱的日子,似乎是要到头了。
杀死药店的“隐形凶手”
十年前开设药店简直是一项“轻松赚钱”的生意:毛利率高达40%,医保刷卡支付如同“自动提款机”般稳定。老百姓大药房的董事长谢子龙曾直言不讳,“在2015年之前,尤其是2010年以前,整个行业里没有一家药店是亏损的。无论是夫妻档的小店还是遍布全国的连锁药店,都能实现盈利。”
即便是在近年,众人纷纷抢购药品,药店的数目不断增加,其收入与盈利大幅上升,几乎翻了一倍,到了2022年至2023年间,那些追求拥有“万家”连锁店的目标,基本上都已实现。
现在是什么原因导致药店的日子不好过了?
一个显著的因素在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主要体现在线上购药对传统药店的冲击上,电商平台不仅提供更低的价格,还提供医保支付和“小时达”的配送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此外,电商平台通过发放补贴、实施满减等促销手段,使得药品价格降至线下药店难以比拟的低水平。药房经营者曾向媒体透露,一盒售价27元的益生菌制剂,在扣除政府补贴、管理成本、配送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费用之后,实际所得仅为14元,甚至低于其购买成本。
此外,众多上市公司凭借其规模上的优势,积极拓展市场,药店数量的迅猛增加使得市场出现了严重的饱和现象。
极速财讯对部分上市药企的线下门店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大参林为例,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运营的门店总数达到16151家,半年内新增2077家,平均每日新增11.4家门店;一心堂的直营店数量为11498家,2024年新增1867家,平均每日新增5.12家门店;益丰药房在2024年前三季度拥有15050家门店,同期新增2254家,平均每日新增8家门店。
能与这些连锁药店开店速度相媲美的,大概率只有奶茶店了。
河北省的王先生向极速财讯透露,在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上,竟分布着五家药店;若将搜索范围适当放宽,地图上则显示有八家药店。然而,在同一地段,以“卷”品牌为代表的蜜雪冰城,却仅有两家门店。
药店行业竞争激烈,使得各门店的盈利空间遭受了进一步的挤压。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药店的整体销售额出现了10.6%的降幅,而平均客单价也同比减少了8.9%。
即便是那些上市公司也无法逃脱这一命运。众多上市连锁药店已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净利润的降幅普遍从60%开始。以国药一致和健之佳为例,预计最大降幅可达65%,一心堂的降幅预计在72.7%左右,而漱玉平民的情况最为严峻,预计亏损将高达2.2亿元,相较于盈利的1.33亿元,亏损额几乎翻了一倍。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医保政策的收紧。对于药店行业来说,“医保”可以说是其生存的关键。部分药店竟然萌生了非法套取医保资金的邪念,涉及的金额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更有甚者,某些药店胆大妄为,套取的金额甚至高达数亿之巨。
去年,国家医保局的大数据中心在筛查数据过程中,发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家药店,有96位参保人员购买药品的金额异常高,其中一位参保人员在两年内购买的药品金额竟高达百万以上,最终被认定为违规套取医保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制药公司曾因违反医保规定而受到处罚或被约谈,例如一心堂旗下的部分指定连锁药店存在药品调换、超量配药、代替暂停医保结算的指定零售药店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符、处方药销售不合规等问题,这些行为导致了医保基金遭受损失。
医保刷卡监管日益严格,导致乱象不断出现。近年来,众多药店因依赖医保收入,遭遇销售额锐减的困境。此外,国家医保集采政策的实施,使得药品价格大幅下滑,进一步压缩了药店的利润空间,使得其生存愈发艰难。
潮水退去的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拐点已然显现,那曾经的高利润时代已不再重现。
(文中王宁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