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家外》海报
《烟火人间》海报
随着微短剧的兴起,抄袭、借鉴、融梗等版权问题屡禁不止。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研究会主任、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赵虎表示,针对听花岛的表态,他观察到微短剧领域的版权争议逐年上升,这与其创作模式的套路化密切相关。例如,市场上充斥着许多“逆袭”、“豪门”等题材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是源自同一篇网络文学作品。这种创作模式使得版权纠纷频繁发生。
图据:图虫创意
在赵虎看来,此事主要有几点争议:
在解决版权争议的过程中,首先要核实权利人的作品是否属于原创;
二、依据“接触与实质相似性”的基本准则。所谓接触,即指原告所声称拥有权利的著作已经公之于众,或者存在被他人接触的潜在机会,并且这种接触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家里家外》于三月正式上线,而《烟火人间》则是在六月才与观众见面,由此可见,制作《烟火人间》的团队有接触《家里家外》的机会。
然而,要评估这两个表达是否在实质上相仿,过程相当复杂,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若两作品内容领域截然不同,即便画面上有所雷同,亦不易判定为侵权;在视听素材对比过程中,必须对故事情节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综合考量,而不仅仅是对比个别画面或片段。比如,必须分析人物间的关联、故事的布局、发展、高潮和结局等是否相仿,以防止仅因细微处的相似性而误判为侵权。
赵虎律师指出,尽管花岛公开的案例表面上可能涉嫌侵权,但若要作出严谨的判断,必须对两部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这包括研究作品的类型、集数以及整体的故事结构等方面,以便明确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究竟是细微之处,还是触及到了核心的实质性相似。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曾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