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不尽如人意吗?是不是在考试中感到身心疲惫?是否已经萌生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
有人认为国际课程是摆脱激烈竞争的“安全港”,还有人将其视作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高速通道”,然而,众多家长心中存疑:我的孩子是否真的适合走这条路?这会不会变成一场冒险的“赌注”?
点击播放直播完整内容,海外路路通频道为您揭晓 | 中考结束后,选择转轨是选择了一个“避风港”还是一条“快车道”?
01 转轨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因材施教”的起点
中考结束后选择转型,并非出于逃避的考虑,而是为了探寻一条更贴合孩子成长的路径。张校长如此强调。国际课程并非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它实质上是一种发掘学生优势的教育方式。
国际课程中的选课机制,尤其是以英国A-Level体系为典型,对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尤为有利,它使学生能够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自主挑选3至4门课程进行深入钻研。学生无需为了弥补一两门弱项而分散精力,学习可以更加集中,从而减轻了学习压力。
钟校长介绍,我校共设有数十门课程,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人文学科、理工科、艺术类以及社会科学等众多主流学科领域。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自由组合课程,如数学、物理与经济,或心理学、地理与设计等。即便不涉及化学、生物或文学等学科,也完全不影响学业。
这类对文学和历史、社会学等领域有浓厚兴趣但数学兴趣相对较淡的孩子,完全可以选择专注于文学、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的学习,以此在人文领域深耕细作;而对于对艺术抱有极大热情的学生来说,选择设计、摄影、艺术史等课程,无疑能为他们未来投身创意产业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
钟校长强调,关键在于引导孩子们踏上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并促使他们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02 不止“盯英美”,热门海外留学地新趋势
家长们过去常常首选英美国家进行留学,然而在最近两年,德国、荷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这些并非英美主流的留学目的地,其申请人数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钟校长在介绍时提到,学校收集的实际录取数据表明,学生们选择留学的目的地正变得更加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学校已经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西外高中部不仅提供了传统的英语+A-Level或AP课程体系,而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升学需求,增设了日语特色班和艺术国际课程班,为学生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案。张校长指出,已有学生通过这一方案成功获得了日本顶级大学和英国艺术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上外立泰剑桥特别设立了“剑藤班”,该班面向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学府。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德语、法语、日语等多语言课程。这些课程为有意申请德国、法国、日本、瑞士等非英美国家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坚实基础。借助“上外育人共同体”这一平台,学生能够共享上海外国语大学丰富的多语种师资力量和语言实验资源,从而实现语言学习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准确性。钟校长提到,有我们的学生通过结合A-Level和日语的学习,最终成功获得了东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助力每位学子探寻最适宜的成长轨迹,使留学成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个性化选择。
国际课程并非适合所有人,它更强调学生的“适配度”以及“内在动力”。
切勿被那看似轻松的假象所误导。该国际课程采用全英文进行教学,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评价,并着重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孩子是否掌握了基础的英语知识?他们是否具备自我管理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他们是否对未来的道路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愿意积极地去探索?
这些比成绩更关键。
张校长指出:“这一年是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中,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同学间的互动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西外将依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术基础,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并配备导师和查漏补缺的机制,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辅导计划,以降低不适应新环境的风险。
钟校长直言,国际课程并非易得,实则设有门槛。以A-Level和AP课程为例,尽管选课相对灵活,但教学和考试均以英语为媒介,若学生英语功底薄弱、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便难以顺利衔接。在面试及入学评估过程中,我们着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自我管理技巧和心理适应水平。特别是那些经历过转型阶段的学生,我们尤为重视他们是否具备探索精神,以及他们是否愿意积极投身于学习之中。
他还讲述了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有个来自银川的学生,在刚刚转学后几乎无法听懂英语,作业也难以跟上进度。然而,学校为他开设了语言辅助课程,并对教学进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名学生不仅学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还成功获得了英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些适合转变跑道的孩子,并不局限于所谓的“学霸”,他们更可能是那些勇于变革、勤奋进取、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
若你正对是否“转型”感到犹豫不决,不妨观看我们的直播录像,从中获取更多适合的建议以及实际的案例。
点击观看直播全回放海外路路通 | 中考后转轨是“避风港”还是“快车道”?
看看新闻记者: 顾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