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至,气温攀升,按照常理,每日沐浴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有效去除体表的汗液异味,还能使身体感觉更加清爽宜人。
对于某些人而言,在酷热的夏日,他们甚至需要每天沐浴两次,唯有如此,方能感到身体稍微舒适一些。
进入冬季,仍有少数人坚持每日沐浴,这主要归因于他们已经养成了这种生活习惯。
实际上,洗澡的次数和时间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不仅次数上有明确的规定,就连洗澡的时间也必须严格遵守。
若洗澡时机不当,不仅会导致人感到不舒适,而且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1
酒后洗澡:猝死风险最高!
在“禁酒令”实施之前,为了职业发展、为了日常生计、为了美好未来,下班之后,人们常常会邀上两三个至三四位朋友,一同前往餐馆用餐并畅饮,有时甚至在饮酒之后,还会前往KTV继续饮酒作乐。
等到散席时,基本上都是半夜了,此时酒也喝得不少。
友人相伴或代驾送我归家,我立刻便想洗个澡以驱散酒意,之后便可安睡,否则妻子是不会让我上床休息的。
但这样做,其实是大错特错的“解法”!
饮酒之后,酒精会导致血管扩张和中枢神经的抑制。此时若立即淋浴或浸泡在浴缸中沐浴热水,极易引发血压急剧下降、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可能导致晕厥甚至休克。
尤其是那些饮酒过量的人,他们站立不稳,思维也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在洗澡时不幸滑倒,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因此,饮酒之后,务必等待至少两小时方可入浴,同时确保有亲人陪伴以防万一,最佳做法是等到酒精完全被身体代谢后再进行沐浴,这样做方能确保安全。
.02
饭后立即洗澡:血压不稳,消化出问题!
用餐完毕后,众多人往往不愿清理桌面,也不愿清洗餐具,更愿意洗个澡,随后便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或床上,手持手机刷着,待感到疲倦,便直接躺下进入梦乡。
而且,这种做法确实让人感到非常惬意,就如同俗语所说“吃得饱饱,喝得暖暖”,之后再来个美美的睡眠,那感觉真是无比舒畅。
但事实上, 吃饭后,身体血液会集中流向胃肠,帮你消化。
餐后若即刻沐浴,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血液随之“分流”至体表。
最终可能会导致消化速度减慢,胃部容易膨胀不适,出现腹痛,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低血压、头晕、恶心等症状。
所以说,在饭后不要立即洗澡,建议是在饭后一小时后再洗澡。
肠胃不适者,餐后不宜立刻沐浴,亦不宜即刻安坐沙发或卧床,否则可能导致胃内容物逆流,加剧身体的不适感。
肠胃不适者需在餐后站立约二十分钟,随后方可坐下休息大约一小时,尔后才能进行沐浴。沐浴结束后,不建议立即躺下休息,必须等到餐后两小时方可躺下,以避免出现胃酸返流的情况。
.03
剧烈运动后立刻洗澡:容易猝倒、伤心脏!
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故而无论是身处室内还是户外,均乐意投身于运动之中,以此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与体质。
对身体健康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件乐事;适度的锻炼不仅能塑造体型,提升身体素质,还能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运动结束后,身体会大量出汗,这时洗个澡确实能让人感觉十分清爽。
但这是非常危险的,并且对身体是有害的。
运动结束后,人体心跳会加快,血管也会扩张,此时若突然用冷水或热水对肌肤进行刺激,血压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
尤其是当热水冲泡后,血压会急剧下降,轻则导致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触发猝死的风险,这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尤其危险!
因此,即便经过剧烈运动导致身体大汗淋漓,也不应立即沐浴,而应先利用毛巾将体表的汗水拭去。
在适宜的自然通风条件下,先进行10至20分钟的休息,待心率恢复平稳之后,再进行沐浴。
.04熬夜后凌晨洗澡:免疫崩塌、寒气入体!
目前,“996工作模式”已成为常态,许多人往往需加班至深夜,方能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稍作休息。
有些年轻人,由于自幼未养成良好习惯,往往熬夜追剧或通宵玩游戏,此时他们往往会直接洗个“深夜热水澡”,以为这样可以消除疲劳。
但事实上,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人体过了凌晨后,1~3点是身体最虚、阳气最弱的时候。
此刻,洗浴不再仅仅是冷水浴,而是转为热水浴,这就像是敞开家门迎接严寒,湿气和冷气趁机侵入,进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们、体寒患者以及抵抗力较弱的孩子,若长期保持这种生活习惯,那么在洗浴之后,他们可能会遭遇感冒、头痛或关节酸痛等症状。
所以说,除非不得以,否则不建议熬夜到凌晨。
即便不得不在深夜时分保持清醒,归家之后亦应缩短沐浴时长,仅以温水匆匆冲洗,洗毕后即刻用吹风机将全身吹至干燥,以免湿气和寒气乘机侵袭身体。
最后来总结一下:
沐浴时切莫只图一时之快,务必注意时间的选择,这样才能达到养身健体的效果,否则只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