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街头频繁出现一群年轻人簇拥着一辆黑色轿车拍照,仔细一看,竟是雷克萨斯最新推出的限量版ES。该车通体漆黑闪亮,标价高达38.5万元,比普通版贵出数万元。令人好奇的是,尽管价格不菲,4S店却宣称订单已排至明年。更令人费解的是,那些购车年轻人的财力,似乎还不如车钥匙来得丰厚。
银行柜员小张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前来办理车贷的年轻人,他们的存折余额往往不足五位数。有一位年轻人的月薪高达八千元,却敢于分期购买那辆豪华车型,每月还款后仅剩三千元的生活费。当被问及为何要购买时,他的回答出奇地直接:“开出去能显摆嘛!”据销售顾问私下透露,在购买限量版车型的客户中,有七成选择了贷款方式。生产商将原本的塑料部件更名为“专属运动配件”,棕色座椅则被提升为“定制版内饰”,随之而来的是价格迅速攀升。
这种限量发售的营销手段并非首次出现。早在几年前,炒鞋市场就曾运用过类似手法,只需在普通球鞋上印上编号,其价格就能翻上十倍。如今,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效仿,只需给车身喷涂上独特的颜色,并附上限量证明,便能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去年,某德国品牌推出的限量版旅行车,首批车主在转手时平均亏损高达七万元。然而,年轻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他们更看重的是在朋友圈中获得点赞的数量。一位车主表示,每逢泊车,总有人好奇询问车辆价格,那种体验简直比领到薪水还要愉悦。
经销商特别青睐这种限量版车型,其利润空间比普通车型高出约20个百分点。4S店经理经过一番核算,发现所谓的限量版成本,实际上仅比普通版高出大约两万元。然而,厂家擅长营造稀缺氛围,时常宣称“仅剩最后三台”。听到这样的消息,年轻人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担心错失良机。甚至有位95后的程序员,尽管工资仅够偿还车贷,却执意购买这台黑色限量版车型,他的理由是“现在不买,将来恐怕就更加买不起了”。结果开了半年就后悔,因为根本没人注意那个所谓的限量标识。
二手车市场的数据颇具趣味。在转手时,限量版车型的贬值速度竟然比普通版还要迅速。去年,某豪华品牌的特别版车型,仅仅开了两年,价格就下降了三成。真正懂车的人,更愿意选择配置相似的普通车型,因为省下的钱足够他们加三年的油。然而,年轻人却对此情有独钟,即便存款仅够购买一辆代步车,他们仍会咬紧牙关购买豪华限量版。你可能会觉得他们傻,但或许他们只是太渴望拥有那张象征着社会地位的“通行证”了。
这想法确实挺有趣。同是一笔钱,有的人选择将其存起来用于购房,而有的人却更愿意换取别人的一声“这车真酷”。雷克萨斯的这一策略确实巧妙,其黑色车漆中蕴含的,分明是年轻人对虚荣的追求。然而,换个角度想,如果换作是你,你会为了短暂的虚荣,耗尽三年的积蓄去购买一辆限量版汽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