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的这种行为持续不断,他所伤害的并非仅仅是陈哲远,还包括吴谨言以及欢娱旗下的所有演员。短短一个月内,他得罪了三个不同的平台,难道于正今后打算独自一人自娱自乐吗?
白鹿与曾舜晞有过合作,其间对曾舜晞有所暗讽,这行为使得双方关系愈发紧张。需注意的是,白鹿身为桃太女,而曾舜晞亦为桃太子。
吴谨言与陈哲远携手合作,于正却在直播中隐晦地批评了相关平台。腾讯公司随即决定将剧集转交给芒果台播出。面对这一变化,于正仍旧耿耿于怀,甚至公开与对方撕破脸皮,对陈哲远依赖吴谨言上位的行为进行了贬低。
《御廷谣》原本预定由吴谨言(欢娱艺人)和陈哲远担纲主演,但番位争议导致项目陷入停滞。于正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起初吴谨言被称作“单人过会”,而陈哲远则表示不愿屈居二番,这一分歧导致了项目的延迟。
后来改口称陈哲远与该演员并未达成会面,于是平台转而寻求与吴谨言的合作,并在合作中提出了附加要求(例如安排欢娱旗下的配角角色)。
吴谨言因前后矛盾之言论而陷入“备选”的争议漩涡,而陈哲远则不幸被贴上了“强塞”的标签。
将陈哲远形容为“无人能阻止其主动寻求合作”,这一表述透露出他积极寻求合作的意愿。对于番位争议,将责任归咎于陈哲远的支持者“嚣张叫嚣”,然而,并未采取措施阻止自家粉丝的攻击行为。
于正的“备选论”损害了其市场信誉,这表明他可能缺乏独立支撑的能力。剧组尚未开始拍摄,就已因演员排名问题产生分歧,对立情绪影响了创作氛围。原计划的三月份复工时间推迟到了七月,错过了最佳的播出时机。
陈哲远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不幸,被无端卷入了一场口舌之争,他本人自始至终保持沉默,然而却因为于正的言论而遭受网络暴力,还被冠上了“耍大牌”的恶名。
项目价值受损:正方暗指该剧集“三无”特性(缺乏火爆场面、品质不佳、收益微薄),进而挫伤了观众的期待心情。
多家制作公司宣称要“避开欢娱旗下演员”,担心会被于正的言论所左右。例如,张楠等欢娱新秀被揭露受到平台的排斥,原因是投资方对“欢娱大礼包”感到忧虑。
《御廷谣》尚未播出便遭遇了负面评价,豆瓣小组上出现了“弃剧”的呼吁。采用“恶意评论—热搜炒作—流量引导”的方式试图提升热度,却导致艺人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受害者。
吴谨言由“延禧大女主”的身份转变为“争议复出者”,而陈哲远则从“扛剧生”的形象演变成为“争番咖”。
于正打着“护犊”的旗号,实则行“毁人”之举。他将吴谨言定位为“争番工具人”,导致陈哲远遭受无端指责,最终揭示了欢娱艺人缺少自主话语权的尴尬境地——老板的“戏瘾”正成为旗下演员事业的最大隐患。
如今,于正不仅遭到了网友的厌恶,连娱乐圈的演员们也都对他心生反感,各大平台更是对他敬而远之。他们时常发布聊天记录,频繁曝光他人对他说的负面言论。这样的人,即便身边有所谓的朋友,也大多是虚假的……
欢娱演员,有这样的老板,不幸大于幸运……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