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长子县,那些传说与遗迹你知道多少?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长子县历史_神农城遗迹_长子县名字由来

作者:xx 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11期 山西东南部,长治市西南角,太行山脉与太岳山脉之间,坐落着一座面积达1029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的小县城。初看之下,它并不显眼,然而,它的名字“长子”却与我国悠久的历史紧密相连。早在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在此地安家落户,辛勤劳作,繁衍生息;而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便在羊头山上发现了佳禾,并尝试种植五谷,传授农耕技艺,从而开启了原始农业的篇章。时至今日,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等地名依旧留存,见证着那段悠久的历史。而且,这片土地更是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众多神话传说的诞生之地。在春秋时代,长子县落成了一座周长达20公里的壮丽城池,被誉为“雄踞天下”的上党地区首座名城。历经春秋至西汉的约四百年,长子始终是上党郡的治所。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长子又成为了西燕帝国的都城。至于长子县名的由来,与传说中的尧帝和他的长子朱有关。据传,在四千多年前,尧帝及其长子朱曾在此地传授农耕技艺。某日,南部地区爆发了动乱。贼人横行霸道,烧杀抢掠,使得所经之地陷入一片混乱,一时间百姓人心惶惶,将领们也是畏缩不前。在这紧急关头,尧王的长子朱挺身而出,领兵出战长子县名字由来,迅速平息了骚乱,立下了赫赫战功。朱的名声在民众中日益响亮,尧王担忧这种情况可能会威胁到舜的地位,便将朱封在丹地,让他守护那片土地,因此他被称为“丹朱”。朱离世后,便安葬于丹岭。丹地人民为了缅怀朱的卓越贡献,将他所建造的城池命名为“长子城”,同时丹地也改称为“长子”。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周武王统一了天下,太史辛甲在此地设封;距今2000多年前的公元前221年长子县名字由来,长子县正式设立,成为全国36郡之一,同时也是山西最大的郡——上党郡的郡治所在地。数千载光阴流转,长子民众始终以“长子”这一名称,寄托着对朱氏先祖的永恒怀念,以及对圣明君主尧王的无尽缅怀与崇敬之情。这一名称未曾更迭,代际相传,沿用至今。这一现象,无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都堪称一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