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3日,南山区总工会与南山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南山区教育工联会及南山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心共同承办,南山区教育幼教集团与南山区教育幼儿园深圳湾分部提供协助的第四届学前教育教师技能竞赛,即2025年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于南山区教育幼儿园深圳湾分部成功举办。
1500余人参与园级选拔
在大赛举办期间,南山区共有1500多位学前青年教师参与了园级选拔活动。其中,经过学区初赛筛选的54位表现突出的青年学前教师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通过竞赛促进教学,通过练习提升能力,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学前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南山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决赛的排名结果终于揭晓:南山区南海玫瑰幼儿园的黄茜老师、南山区天鹅湖幼儿园的刘嘉玲老师以及南山区首地幼儿园的陈冬莹老师荣获了特等奖;而南山区前海时代第一幼儿园的袁扬瑾老师、南山区大新幼儿园的唐诗雨老师、南山区新桃源幼儿园的林玲妮老师、南山区教育幼儿园深圳湾分部的张雅玲老师以及南山区蓓蕾幼儿园深圳湾分部的谭彦老师等五位老师则荣获了一等奖;此外,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杨玉娇老师等七位老师则获得了二等奖。
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区总工会主席路玉萍,区教育局副局长以及区教育工联会主席黄升翼,还有区总工会副主席郭雪婷均莅临现场观摩比赛。
四个环节展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
7月1日,上午的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复赛的首个环节便是“综合素质答辩”。参赛者们现场抽取题目进行回答,他们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对问题进行细致剖析,从理念的阐述到策略的具体实施,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不仅充分体现了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深刻理解,更彰显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教育智慧。
在复赛的关键部分,7月2日举办的“教学活动展示”环节规定,参赛者需围绕一个共同的议题,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教育范畴,精心构思并呈现一系列风格迥异的集体教学活动。参赛教师紧密围绕“游戏化教学”和“生活化课程”等核心概念,分别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教育领域出发,运用情境设计、教学材料创新等多种方法,打造了一个以幼儿为中心的课堂氛围。
7月3日早晨,20位成功进入半决赛的参赛者们面临了一场“说课与游戏活动点评”的双重考验。他们凭借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语言表述,将教学设计的内在思考逐一展现,这不仅展现了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创意思维,还充分展示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在随后的游戏活动点评阶段,参赛者们现场观摩了幼儿游戏活动的视频记录,他们从多个视角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意见,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观察、分析、支持”的连贯专业思考模式,为促进幼儿园游戏教学的高效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7月3日的午后,15位决赛选手踏入“讲述故事与展现才艺”的环节,这一环节是对他们“专业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核。在讲述故事的部分,选手们通过生动的肢体动作、多变的语调以及巧妙的情节安排,使得故事生动形象,不仅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还传递了真实、善良与美好的价值观念。才艺展示阶段突破了常规的界限,参赛者们通过歌唱、舞蹈、乐器表演等多种方式,展现了他们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非凡的创造力,彰显了教师“一专多能”的全面素质,同时也凸显了学前教育“全人教育”的育人宗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幼儿开启审美之门、激发兴趣的先驱者。
大赛呈现三大创新亮点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构成了实现优质教育目标的关键基础。本次竞赛不仅是对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一次较量,同时也展现了学前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活动特聘了专业的评审团,他们自始至终对参赛者进行评分并给予专业性的辅导。随着赛事接近尾声,评审团从政策理解、实践革新、专业程度以及综合素质等多个角度,对整个赛事进行了详尽的点评。
本届赛事在秉承“以竞赛推动教学”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展现了三大创新亮点:首先,参赛者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一线教师,还涵盖了教学负责人、教学副院长、教研主任以及幼教集团部长等教育管理者,共同推动了“实践、研究、管理”的深度融合;其次,赛事内容紧密贴合时代发展,将学前教育法、家庭教育指导等热点议题纳入考核范围,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单一教学者”向“儿童发展支持者”转型;最后,评价标准更加全面,不仅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还特别关注其教育理念的前瞻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性以及综合素养的延展性。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通讯员向卫华汤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