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男童的母亲在社交网络发布求助信息,透露其子在幼儿园玩耍后第二天开始出现高烧症状。在合肥市的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但均未找到病因。无奈之下,该患儿于6月30日被转至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治疗。入院后,通过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最终确诊为感染了狒狒阿米巴原虫。
狒狒阿米巴原虫,又称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属于阿米巴原虫的范畴,与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并称“食脑虫”。这两种阿米巴原虫引起的感染,其典型症状为脑膜脑炎或脑炎。
该男童已是近期第2例阿米巴原虫感染病例。
7月2日,男童的母亲在社交平台上再度发布信息,透露张文宏医生及感染科多位专家将共同进行诊断。此外,她向广大网友寻求援助,期望借助网友的力量,能迅速购得所需药品。
7月3日,男童的母亲再度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详细阐述了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同时透露她已经成功与药品生产企业取得了联系。
极易误诊,感染后病死率高达98%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属于一种极为罕见且致命的脑部疾病。这种病症的总体治疗效果极差,其死亡率竟然高达98%。全球范围内,成功治愈的病例寥寥无几。而且,即便是在这些极少数的治愈案例中,患者也必须接受数月乃至数年的持续药物治疗。正因为如此,目前尚无一套标准的治疗方案可以应用于这种疾病。
6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指出,这种疾病在初期阶段很容易被误诊。这主要是因为其早期表现,如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脖子僵硬等症状,与普通脑膜炎的症状相似。此外,许多有效的药物分子量大、毒性较强,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如果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很容易引发副作用。
要警惕,但别恐慌
尽管感染阿米巴原虫的死亡率相对较高,然而感染几率却极为罕见,且预防措施也相对简单。只要我们能够避免那些高风险的行为,感染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近些年也出现了不少成功治愈的案例。然而,要想成功救治,关键在于及早发现病情和及时用药。
哪些动作风险最高
鼻腔被温润的淡水源源侵入:在炎炎夏日,于湖泊、温泉、河流、嬉水区等地潜入水中或跃入水花之中,鼻腔不小心吸入温暖的淡水,这往往是引发感染的常见方式。
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鼻腔:若在冲洗过程中采用未经煮沸或消毒的水源,便有可能感染阿米巴原虫。
接触湿润土壤或污浊水体时,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有几率感染那些从事园艺活动、接触泥土或养护花卉的人群。这种病原体能够潜伏于湿润或污浊的土壤或水中,并通过人体皮肤上的微小裂痕侵入体内。
提醒
若在温暖淡水刺激鼻腔后的1至2周期间,若出现高热、剧烈的头部疼痛、恶心以及频繁的呕吐、颈部肌肉僵硬,甚至出现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向医生主动说明近期曾有过温暖淡水刺激鼻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