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市场备受瞩目的新车非小米YU7莫属,其热度之高令人咋舌。据传,自上市起短短3分钟内,预定量便飙升至20万辆;而18小时后,锁单量更是攀升至24万辆。如此订单量,堪称前所未有,无疑是新车上市订单量的一项新纪录。
小米YU7的受欢迎程度依然不减,而就在7月3日,小鹏汽车紧接着推出了其全新车型——小鹏G7。
从定位角度分析,小鹏G7属于中型纯电动SUV类别。该车型共推出了三款不同版本,其售价范围介于19.58至22.58万元之间。在产品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展示了一张与特斯拉Model Y相竞争的PPT图片。由此可见,小鹏G7与小米YU7的定位相同,共同目标便是超越特斯拉Model Y。
与此同时,在定位和价格方面,小鹏G7与小米YU7亦呈现出直接的竞争态势。本文暂且不探讨它们是否有能力将特斯拉Model Y置于劣势,而是着重探讨小鹏G7与小米YU7之间,未来将上演何种精彩篇章。
再进一步说,那就是小鹏G7能否有实力跟小米YU7正面竞争。
近期小鹏G7在市场上的关注度虽不及小米YU7,但得益于小鹏汽车近半年的销量攀升,该车仍保持了一定的热度。此外,其起售价相较于小米YU7仅需高出5.8万元。
选取两款车型的初级型号进行简要对比,它们均搭载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且均具备800V高压快速充电技术。然而,在智能硬件方面,小米YU7的表现更为卓越,其采用了激光雷达技术的驾驶辅助方案。反观小鹏G7的所有车型,均未配备激光雷达,与特斯拉保持一致,采用的是基于视觉的驾驶辅助系统。
此外,就芯片的算力而言,小鹏G7除了最高配置的版本外,其余两个型号的算力均为508TOPS,而小米YU7的全体车型均配备了700TOPS的算力。抛开实际的智能驾驶表现不谈,仅从智能驾驶硬件的配置来看,小米YU7在成本投入上显然更为慷慨。
智能座舱中的两款车型均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其中小米YU7凭借其高级的车机芯片和更为丰富的“小爱同学”生态系统应用而占据优势。而小鹏G7则更侧重于用户体验,配备了87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系统,并且在前排座椅上增加了主驾驶头枕音响、前排座椅按摩以及后排通风按摩功能,相较于小米YU7有所提升。
两款车型的市场定位各异,其中小米YU7定位为中大型SUV,其轴距更是达到了3米的级别。然而,由于未曾亲身试驾,我仅能从理论角度推测,其内部空间或许相较于小鹏G7更为宽敞。
在动力与续航方面,小米YU7具备显著优势。其纯电续航可达835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5.88秒。相比之下,小鹏G7的纯电续航为602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6秒。此外,小米YU7还提供零百加速仅需3秒的双电机四驱版车型,而小鹏G7则全系采用单电机后轮驱动。
经过一番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小鹏G7相较于小米YU7,虽然在车身尺寸上略逊一筹,且在配置和续航方面稍显不足,但在科技配置、乘坐舒适性和价格等方面,实际上更胜一筹。
你认为,在小米YU7订单异常火爆的情况下,小鹏G7是否能够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