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五个月,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货运业务量、港口吞吐量以及人员流动性等关键数据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到了1.2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于6月30日公布,在5月份,货运量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关键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得益于“五一”和端午节的出行热潮,人员流动性显著提升,同时,交通领域的投资规模整体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在1月至5月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了营业性货运总量达到230.8亿吨,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1%。具体来看,公路货运量达到了169.2亿吨,同比增长了4.3%;而水路货运量则为40.4亿吨,同比增长了4.5%。
在1月至5月期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73.4亿吨,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具体来看,国内和外贸的吞吐量分别实现了4.7%和1.8%的增长。集装箱吞吐量也达到了1.4亿标箱,同比增长了7.4%。此外,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286.4亿人次,同比增长了4.7%。
在城市客运领域,前五个月共实现了431.0亿人次的客运量,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具体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量达到了134.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1%。
在1月至5月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到1.2万亿元,具体来看,公路建设投资为8607亿元,水运建设投资为870亿元。在这些投资中,一些交通领域的重点项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是“定盘星”又是“压舱石”。
我国坐拥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世界一流的港口集群。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新闻中心主任赵明林指出,交通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庞大、社会效应显著、推动力极强的特点,它们不仅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关键领域之一,更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批交通重大工程发挥着“定盘星与压舱石”的作用。摄影/章轲
在全国交通重大工程宣传联动机制的推动下,相关重大工程项目已遍布全国27个省份及直辖市,共计83项。据6月30日全国交通重大工程宣传联动机制向记者透露的信息,7月份起,又有新的交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将步入关键阶段。
7月1日,G5612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的南涧至云县段,其全线首个隧道工程即将实现全线贯通。该项目落成后,将构筑起连接云南省西北部的大理、丽江、迪庆等州市与西南部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所在地的快速通道,这对于稳固滇西、滇西南边境山区的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临沧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及进一步完善云南的“海、公、铁”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月初,厦门第三东通道工程中的厦金大桥(厦门段)西侧的锚碇混凝土浇筑工作即将结束,随后将全面启动锚体的施工;在A3标段,海中非通航孔桥的93号墩首个盖梁即将进行吊装作业,这一步骤将为后续海上盖梁吊装施工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意味着该项目正式迈入了盖梁吊装施工的新阶段。
平陆运河项目中的企石枢纽人字门和青年枢纽人字门,预计在7月份将全部通过验收。同时,企石枢纽的泄水闸工程也将在7月中旬全部竣工。进入7月下旬,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的左幅中拱段将完成整体提升工作,而马道枢纽的首扇人字门的首节也将开始安装。
7月下旬,G95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廊坊至涿州段的改扩建工程,即廊涿改扩建项目,将全面启动建设;同时,川主寺至红原的高速公路,也就是川红高速,也将全面动工;此外,哈尔滨都市圈西南环段的项目中,关键的西南环段工程——松花江特大桥,预计在7月8日之前完成钢箱梁的顶推工作,从而实现钢箱梁在江面上的成功对接。
此外,徐南改扩建工程已全面进入封闭施工阶段,水稳层施工正全面展开,工程将完成全线上跨桥的拆除工作,不包括原位重建的部分,对老桥进行“精准手术”以处理其病害;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桥)至金寨(皖豫界)段的鲜花湖特大桥右幅引桥连续刚构中跨、G42分离立交桥左幅等关键部分即将合龙,柏林互通的梁板架设以及丰乐河的钢箱梁施工也将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