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10000步很难实现?最新研究称7000步就够了!
“万步目标”难达成
长期以来,“日行一万步”成为众多人的运动追求,然而,真正能够持之以恒实现这一目标的人却寥寥无几。众多上班族因工作繁忙,日常多坐少动,下班后体力不支,难以抽出时间完成一万步的挑战。以北京的小李为例,他每天在办公室中度过七八个小时,下班后疲惫不堪,只想回家休息,对于他而言,达到一万步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
新研究带来新发现
近期,研究人员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通过分析涵盖16万多名成年人数据的57项研究,得出结论:即便每日步数达到7000步,也能促进健康。相较于每日2000步,每日7000步的步行量能够将全因死亡率降低47%,癌症死亡率降低3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47%。这一研究成果为那些难以达到每日10000步目标的人群带来了积极的消息。
研究深入探讨风险
先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步数与心脏健康及总体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而最新的分析则深入探讨了“增加至多少步数,能够有效减少多种健康风险”。研究发现,每增加1000步均能带来“积极效果”,即便每日行走4000步,与极低的活动量相比,也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这一发现揭示了,即便无法达到较高的步数目标,适度的活动量提升也对健康大有裨益。
专家给出不同建议
悉尼大学公共卫生领域的梅洛迪·丁教授指出,坚持每日行走一万步的人不应减少至七千步,然而,对于尚未开始锻炼的人群来说,七千步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安德鲁·斯科特博士进一步强调,并非所有的运动量都能通过步数这一数据来衡量,个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无需单一追求步数目标。
运动融入生活方式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高级心脏病护士琼·戴维森指出,成年人每周应努力累计完成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然而,持之以恒地进行高强度运动却并非易事。人们可以将运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通话时选择步行,或者在工作日的午休时段进行10分钟的快走,这些微小的调整能够有效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张女士居住在上海,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她习惯于在室内进行走动,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活力相较于之前有所提升。
打破“万步迷思”真相
实际上,“每日行走一万步”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支撑。1965年,日本某位卫生科学领域的教授,为了推广其计步器“万步计”,提出“每日行走一万步有助于日本人预防肥胖”的观点,此说法自此广泛传播。然而,现今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这一观念的误区,鼓励人们选择更为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法。
这项研究是否会影响众人调整他们的锻炼方案?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