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中,小桥旁流水潺潺,青砖铺就的路面与黛瓦相映成趣,这里曾是无数代人共同的旅行回忆。
时代更迭,年轻人的旅行理念和出行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众多古镇面临着抉择:要么继续忍受门庭冷落,要么下定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造升级,古镇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更有过之,许多古镇被诟病为“虚假古镇”或“仿造古镇”,它们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缺乏个性,仅有外表,却无内在精神。这样的古镇在运营上承受的压力更为沉重,甚至可能出现收入不足以覆盖支出的困境。那么,这些“仿造古镇”又该如何规避倒闭的风险呢?为此,在2025年夏季旅游旺季期间,澎湃新闻时政栏目组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个专题报道——“十字路口的古镇”,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古镇未来将走向何方”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议题。
自然,某些古镇在运营规范和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其他古镇竞相学习的榜样。这些古镇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这正是我们本次专题研究的核心所在。
今日与各位相聚的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西府古镇。这里因法门寺的佛骨舍利而声名远播,法门寺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依托于法门寺,扶风县精心打造了一座仿汉唐风格的古镇。然而,自古镇建成以来,游客数量并未达到预期。如何将古寺的游客转化为古镇的游客,这对当地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设计:周寰
西安西线旅游路线中,有一处声名显赫的景点,那就是因发现佛骨舍利而蜚声海内外的法门寺。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都会长途跋涉,从四面八方涌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法门寺,渴望亲眼目睹佛骨舍利的尊容。
2008年,扶风县城新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当地政府有志于借助法门寺这一著名景点,将县城打造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区,并计划将法门寺文化景区与县城新区融合为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誉为“西北第一镇”的西府古镇于2009年动工建设,并于2011年竣工并对外开放。
然而,自西府古镇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十多年间,旅游业并未见明显进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古镇中的许多仿古文物,如石碾、石凳、拴马桩等,都已被闲置在角落。同时,那些仿古院落也纷纷转租给了托管机构、培训机构、养生会所以及部分公司,用作办公空间。今日的西府古镇与之前所宣传的“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仿汉唐风格建筑古镇”已大相径庭。当地居民认为,此地更似一座县城中的小型公园。
西府古镇,耗资2.9亿元打造,原本是旅游景点,如今却转变为县城内的小公园与商业用房,那么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将是如何呢?
扶风县文化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近期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透露,本年度扶风县计划助力西府古镇成功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并计划以西府古镇及其它文旅商业示范街区为基础,精心构建高品质的消费环境,积极推动夜间经济的繁荣,进而促进县域消费水平的提升。
然而,一些旅游业的专家指出,诸如西府古镇这类仿古风格的古镇,若资金投入不够充足、仿古建筑缺乏精致,旅游产品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再加上企业管理与运营的能力有限,最终恐怕只能黯然收场,沦为“过剩产能”的牺牲品,被市场淘汰。
扶风县西府古镇全景。微信公众号“扶风县工商业联合会”图
西府古镇建设之初,
当地定义其为法门寺旅游圈内新亮点
扶风县内的西府古镇与法门寺相隔大约8公里的路程。若想了解相关信息,不妨打开旅游类应用程序,或是查阅陕西省、宝鸡市以及扶风县官方近年的旅游资讯,西府古镇无疑会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现今看来,西府古镇坐落在扶风县城内,乃繁华地带之一,距离扶风小学仅直线500米之遥,至扶风县初级中学亦不过200米上下。每当放学时分,古镇西侧及南侧的街道上人流穿梭,热闹非凡。
4月底,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扶风县。在古镇步行街的街口,他们看到了几个棕褐色牌子,上面分别写着“西北第一镇,汉唐市井文化体验景区”和“文化旅游街区西府古镇”。扶风当地人对这个古镇有着“西北第一镇”的美誉。
据公开资料记载,西府古镇始建于2009年1月,并于2011年5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尽管这个古镇占地150亩,规模并不算宏大,但绕其周边的商铺行走一圈,也仅需短短十多分钟时间。
在古镇西府的步行街入口,竖立着一个棕色的标识牌,上面写着“西北地区第一古镇,汉唐时期的市井文化体验景区”。本文中的图片,除非特别说明,均为澎湃新闻的记者高宇婷所拍摄。
此处古镇设有东西南北四座古风门楼,西门称作鼓楼,而东门则是钟楼。南门被命名为朱雀门,北门则被称为玄武门。踏入朱雀门步入西府古镇,门内两旁各设有一家花店和一家按摩养生馆。继续前行,绕过刻有古镇简介和布局图的影壁,便可见到古镇的戏楼、广场,以及广场尽头的财神大殿。
在《扶风县志(1991-2010)》中,我们仍能觅得西府古镇景区的记载:这是一处以旅游为核心,融合汉唐市井文化体验的旅游景区,占地150亩,拥有1861间房屋。它不仅集合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和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更是一座仿汉唐风格的古镇建筑。
《扶风县志(1991-2010)》对西府古镇的建设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不仅丰富了法门寺大旅游圈的内容,还成为了该圈内的一个崭新的旅游亮点。
财神大殿前的一处简易房屋,已经闲置。
澎湃新闻的记者在探访西府古镇时观察到,古镇中戏楼与财神大殿相邻的广场拐角处,摆放着众多石桌、石凳、奇石以及石柱等物品。广场之上,小桥横跨,流水潺潺,然而,流水中却频繁出现飘散的垃圾。负责古镇清洁的工作人员在流水中清洗拖把,随后用这拖把擦拭花坛旁的石栏。
西府古镇四周街道上店铺林立,加之地处学校附近,每到放学时分,学生络绎不绝,使得街道变得异常繁华。然而,古镇内部却仅有零星行人过往,夜晚更是人迹罕至,唯有那家足浴店门口的小巷,灯光格外明亮。
西府古镇广场上一处拴马桩,隐藏在“太极拳班”条幅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