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正在强化措施以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而采取的关键策略之一便是通过发行新的专项债券进行资金筹集以偿还债务。
近期,青海省财政部门发布了2025年度第二批政府债券的相关信息资料。据悉,该省计划于7月9日发行总额约为117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在这批债券中,包含14.2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期限为10年),这些资金将专门用于支持现有政府投资项目的需求。此外,该批债券的信用评级报告也明确指出,这笔资金将用于地方政府偿还所拖欠的企业款项。
上图来自2025年青海省政府专项债券(四期)信用评级报告
今年,地方政府发行的额外专项债券,旨在偿还长期拖欠的企业款项,这一做法并不仅限于青海省,而是全国范围内都有所部署。
今年三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计划分配给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高达4.4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000亿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储备及收购现有商品房、以及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款项的问题。
财政部将这4.4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分配给各省市后,5月底,各地纷纷对预算报告进行了密集调整,其中湖南、云南、广西等省份明确指出,将部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解决企业拖欠款项的问题。
湖南官方媒体报道,财政部已分两次批准湖南省新增债务额度,总计达1823亿元,其中专项债务为1465亿元。在这笔资金中,有200亿元专门用于清偿企业拖欠款项。据此,湖南省计划在当年发行200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并将这笔资金全部转借给市县,以专门用于解决企业拖欠账款问题,这一部分占到了当地新增专项债券总额度的约14%。
云南省人大透露,年初新增的专项债券并未设定资金用于支付拖欠企业款项,然而在5月底的预算调整中,新增了356亿元专项债券,旨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这一数额约占当年新增专项债总额的37%。此外,在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369亿元新增专项债中,亦包含了一部分资金,用于处理拖欠企业账款。
地方各区域相继确定,将部分新增的专项债券资金用于解决企业拖欠款项的问题,自下半年起,包括青海在内的多个地区开始频繁发行新的专项债券,目的在于偿还这些拖欠的企业款项。
目前,地方发行的专项债新增部分较少直接标明用于清偿企业拖欠款项,而是多指“投入现有政府投资项目”,然而这种说法所涉及的资金使用情况,除了用于解决企业拖欠款项外,还包括用于替换现有隐性债务等。
青海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省投入了14.2亿元资金,旨在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这笔资金将分配至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等地的现有政府投资项目。此外,该信用评级报告对这14.2亿元专项债券给予了最高的AAA信用评级,并指出该债券到期无法偿还的风险极低。
依据企业预警通提供的信息,截止到7月4日,新增的专项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大约22207亿元。在这其中,有一笔约5195亿元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并未透露具体项目,其占总发行额的比例约为23%。这些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的资金运用,普遍认为主要是用于替换现有的隐性债务,以及处理企业拖欠款项的问题。
依据财政部之前的规划,在2024年至2028年这五年间,每年都将从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划拨出8000亿元,以增强政府性基金的资金实力,并专此用于解决地方政府现有的隐性债务问题。鉴于此,2025年特别新增的专项债券规模预计将不低于8000亿元。
胡恒松,财达证券的常务副总经理,曾向第一财经透露,在处理企业拖欠账款的过程中,财政部会将专项债券资金划拨至省级财政厅,之后省级财政厅会根据规划和需求,将这些资金分配给地方财政局,最终由地方财政局将资金拨付给那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拖欠的款项都能通过专项债券来清偿,只有那些被纳入前期摸排所形成的特定企业名单中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得这些资金支持。
近期经济形势严峻,企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许多企业运营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拖欠账款的问题愈发严重,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负担。目前,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账期延长,"连环欠款"的情况尤为明显。企业间存在账款拖延现象,同时政府亦拖欠企业款项,针对这一问题,去年中央政府发布文件,对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进行了全面规划。今年,地方层面在解决拖欠账款方面加大力度,其中一项显著举措即为允许使用新增的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地方政府在解决企业拖欠账款问题时,不仅能够通过发行新的专项债券来筹集资金,还可行使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权,直接动用财政资金进行债务偿还,以及通过激活和利用现有资源资产来进行债务的清偿。
近期,部分市县公布了关于解决企业欠款问题的进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海南的琼海、文昌、万宁以及山西的阳泉在2024年分别成功化解了7.45亿元、3亿元、2.2亿元和0.0807亿元规模的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同时,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宁夏的中卫、陕西全省以及云南的昭通均宣布在2024年实现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清零。
地方政府在处理拖欠企业账款的问题上仍然遭遇了不少困难,其中之一便是自今年起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信息,今年前五个月,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的收入达到了55137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入为136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3%。
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孙静媛指出,传统的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往往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自有财力。然而,由于地方财力往往紧张,这种做法常常陷入僵局。相反,若以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方式向企业注入流动性,则能在短期内迅速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有效防止债务问题扩散至整个产业链。此举不仅有助于营造更优的区域营商环境,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效果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五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总额达到了26.40万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0%。同时,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周期为70.5天,较去年同期延长了4.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