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雨水多
蚊子也开始整夜“嗡嗡嗡”
一晚上被叮好几个“包”
痒得人根本睡不着!
什么人容易招蚊子?
7月4日(周五)下午3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对当前时节的节气变化与健康问题(以小暑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亦对记者的提问进行了回应。
夏日蚊虫频繁出没,其叮咬不仅导致肌肤疼痛与瘙痒等不适感,而且可能引发疾病传播的隐患。那么,在炎炎夏日,我们应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治蚊虫呢?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医师张颖指出,蚊子作为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例如伊蚊能引发登革热,库蚊可导致乙型脑炎,按蚊则可能传播疟疾。这些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因此,消灭和预防蚊子显得尤为关键。在讲述灭蚊和防蚊方法之前,我需要向大家详细说明蚊子的生活习性。蚊子对各种类型的水体情有独钟,它们倾向于在这些地方产卵。在变成蚊子之前,它们对水有着极大的依赖。以库蚊为例,它们偏爱在污水中产卵;而伊蚊则更倾向于在瓶瓶罐罐的积水处产卵;至于按蚊,它们更愿意在水坑和水塘等水体中产卵。蚊子孵化成蚊后,其从产卵至成长为成蚊的过程,最短仅需7天,这一周期相当短暂。成为成蚊后,它们通常在孳生地周边活动,然而若它们飞至飞机、轮船、车辆等运输工具上,便能随人类的行动而远行。大多数蚊种倾向于在夜间活动并叮咬人类,然而伊蚊则选择在白天进行此类活动。因此,我们的驱蚊措施不能仅限于夜间,而应当是全日制的。蚊子对体温、二氧化碳和汗液气味尤为敏感,因此,它们更倾向于叮咬那些体温较高、呼吸急促、出汗频繁且体味较重的人。此外,深色衣物因其吸热特性,也容易吸引蚊子的注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闻A型血的人更易被蚊子叮咬,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血型与蚊子叮咬并无直接联系。至于为何儿童更易吸引蚊子,原因在于他们新陈代谢速度较快,蚊子因此更偏爱叮咬他们。因此,大人们常会开玩笑说,这个孩子特别容易招蚊子。
转自BRTV新闻(记者敖雪、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