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盛大启幕。当天下午,一场以“泛安全化与全球安全困境”为主题的重要讨论会如期举行。会上,我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发表了精彩演讲,深入剖析了泛安全化与正当安全关切之间的矛盾冲突。
崔天凯表示,当前的国际局势并不安宁。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日益加剧,普遍感到世界局势不稳定,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然而,崔天凯强调,过度泛化安全概念与合理的安全关切相悖,它颠倒了安全挑战的因果关系,扭曲了安全概念的本质,并将安全问题的范围无限扩大。
将正常的经贸往来、科技交流与合作,乃至文化教育交流视作安全风险,将其他国家的发展视为“安全威胁”,崔天凯指出,这种做法过度解读了“安全”的概念,实际上削弱了国际社会应当关注的真正安全问题,并将发展中国家对安全的合理关切置于边缘地位。
崔天凯指出,采取这种做法只会导致安全问题日益增多,且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得全球安全形势愈发严峻。
他进一步强调,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长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泛安全化的国家,实际上却制造了众多不安全因素。然而,正是那些推行这些政策、秉持此类理念的人,如今却感到自身不安全。他们整天在国际上营造一种氛围,仿佛是他人给他们带来了不安全感。
崔天凯强调,正是由于他们持有这样的心态、秉持的理念以及执行的政策,导致他们自己陷入了安全上的困境,他们主动踏入了由自己创设的困境之中。若他们仍旧固执于这种零和观念,继续采取损害他人利益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他人安全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心态和政策,那么他们将会在这个困境中愈发难以自拔,前路将愈发狭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不再信任他们的这套做法,看透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并且现在敢于站出来反对这种做法。
怎么办?
崔天凯强调,我们应当树立一种全新的安全理念。他提及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午餐会上的发言,其中阐述了共同性、综合性、合作性以及可持续性的新型安全观念。
也就是说,国际社会所追求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安全与普遍安全,对所有国家持开放态度,不对任何特定国家有所歧视。在处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时,应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并需进行周密的协调与统筹。各国应通过对话与协作的方式,共同应对面临的安全挑战。崔天凯表示,若众人都能秉持这种新型的安全理念,那么摆脱困境将变得轻而易举。正如今年世界和平论坛的主题所阐述的,我们便能够共同享有、共同分享、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共担、共享、共赢的新境界。因此,关键所在便是你将遵循何种安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