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小鹏汽车推出了全新车型小鹏G7。该车型共提供了三个版本,价格设定在19.58万元、20.58万元以及22.58万元。这一价格区间相较于之前的23.58万元预售价有所下调。
小鹏G7的车身尺寸达到了4892毫米长、1925毫米宽和1655毫米高,轴距为2890毫米,属于中型SUV范畴。它提供了六种不同的外观颜色选择,以及四种内饰颜色供消费者挑选。
7月3日夜晚,@小鹏汽车在其官方账号上发布信息,“小鹏G7车型,短短9分钟内,订单量成功跨越了10000台大关!”
官方透露,小鹏G7配备了小鹏汽车与华为共同研发的“追光前景”式抬头显示系统,全系车型均配备了DCC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同时装备了太极AI底盘。值得一提的是,新车采用了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5C电池技术,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02公里。
有报道称,小鹏汽车计划将增程技术普及至中低端市场,并迅速完成市场布局,这一策略已在对手那里得到验证。新上市的G7和MONA系列车型都将推出增程版本。针对此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小鹏汽车进行了核实,然而,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日的夜晚,雷军再次开启直播,与观众分享了他所推出的16款产品的背后故事。他提到,自己注意到了何小鹏展示了一款YU7 Pro,并在微博上对其进行了转发以示感激,“我认为,如今大家都在涉足汽车行业,我们共同身处一个江湖,这个江湖不应只有争斗,更应该包含兄弟间的情谊。”雷军进一步说道:“我预祝小鹏明天G7发布活动圆满成功,同时,如果各位有时间,不妨前往现场为小鹏汽车加油鼓劲。”
Ultra版车型具备L3级算力
官方信息显示,小鹏G7的Ultra版车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其配备了三颗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小鹏汽车的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指出:“小鹏G7成为了首款具备L3级计算能力的AI汽车。”
今年四月上旬,地平线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曾经预测,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将在2028年实现广泛的应用,届时对于计算能力的依赖或许将升至500至1000TOPS,甚至有可能更高。
何小鹏指出,算力不足导致大模型无法顺畅运行;模型规模较小,难以有效利用大数据。高算力是智能辅助驾驶实现高效决策的关键,它能够实时处理复杂的路况信息,减少视觉感知的延迟和误判,从而提供更加安全与高效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据悉,小鹏G7装备的3枚图灵AI芯片中,其中2枚专注于辅助驾驶功能。何小鹏表示,小鹏G7的运算能力达到了9颗Orin-X芯片的水平,“这相当于2250TOPS以上的运算能力,远超同行业其他芯片,是其3到28倍之多”。
小鹏G7在高算力保障下,首次应用了本地部署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与VLM(视觉语言大模型)相结合的模型,以及“大脑+小脑”架构的VLA-OL(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模型使得车辆具备与人类相似的认知能力,能够进行理解、推理和决策,并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更贴近人类的判断力;而VLM视觉大模型则充当车辆的“AI大脑”,助力其理解周遭世界。VLA大模型旨在达到一个超乎寻常的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增幅高达十倍。何小鹏如是表述。
何小鹏认为,“L3级算力”与“AI能力”是通往L3级汽车的关键起步,标志着汽车已达到L3级的智能化程度和水平。然而,要想称之为真正的L3级汽车,还需配备硬件双冗余系统,并经过法律法规的认证。
小鹏G7之外,小鹏汽车后续推出的其他新车款,也将配备搭载图灵AI芯片的版本。
何小鹏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公开表示,图灵AI芯片的研发进度十分理想。该芯片不仅在汽车领域有所应用,而且在增强自动驾驶性能、优化座舱功能以及众多车型上均表现出色。进入第二季度,图灵AI芯片已进入生产阶段,预计到今年第三季度,将有更多搭载图灵AI芯片的车型实现量产。
小鹏G7 Max并未配备图灵AI芯片,而是采用了两颗Orin-X芯片。小鹏公司将继续使用英伟达的产品,将其视为优秀的合作伙伴。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配置中,我们可能会选择图灵或英伟达的产品,这属于一个逐步的过程,并非单一的选择方案。何小鹏如是表示。
在发布会进行过程中,小鹏汽车推出了“太极AI底盘”这一产品。公司董事长何小鹏指出,这款底盘的设计宗旨在于确保城市日常通勤时乘客不会感到眩晕,而在长途旅行中也能保持舒适,避免疲劳。
在发布会现场,何小鹏透露,今年上半年20至30万元的中大型车市场异常活跃,而Model Y作为该级别的佼佼者,更是放出豪言“尽管来挑战”。同时,他还对小鹏G7和特斯拉Model Y的空间尺寸进行了详细对比,指出除了前备箱外,小鹏G7在空间上全面胜出。
“与小米YU7重叠度不高”
小鹏汽车整体销量保持稳定且略有提升,不过不同车型间的表现却呈现出不一致的态势。特别是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车型表现突出,势头强劲,然而,小鹏G6和G9两款SUV的改款产品销量增长显得较为缓慢。这一现象导致小鹏汽车在20万至3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的市场表现,未能达到20万元以下市场的水平。
面对这种局面,小鹏汽车显然意图借助小鹏G7实现突破。“我坚信G7将成为25万元SUV市场中的佼佼者。”何小鹏坦言。
小鹏G7所处的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其中不乏乐道L60、极氪7X、智界R7、阿维塔07、比亚迪唐等强劲对手。此外,该市场的标杆车型特斯拉Model Y也在此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底新上市的小米YU7(售价25.35万至32.99万元)已接到超过20万辆的订单。由此可见,小鹏G7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极为严峻。
摩根大通指出,鉴于目标消费群体存在明显区别,小米YU7并未与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兴汽车品牌的产品产生直接的“零和竞争”。相较之下,小鹏G7主要吸引的是热衷于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的科技用户,其中男性用户占多数。该机构进一步分析道。
还有证券公司分析指出,小鹏G7的主要消费群体为注重实际的大家庭用户,这类家庭规模普遍较大,成员的平均年龄较预期高出五岁及以上,虽然与小米YU7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集,但这一重叠程度并不显著。
小鹏汽车的产品线中包括小鹏G6和小鹏G9等系列车型。今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推出增程式的小鹏G9,其售价预计将低于纯电动版。新上市的小鹏G7,其价格区间与前面提到的车型有所交叉,甚至在某些方面性价比更为突出,形成了产品间的竞争态势。
小鹏G7的产品负责人阐述道,G6车型主要针对的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小康家庭,其设计注重实用与科技的融合;而G7则是针对中产阶层、年轻消费者以及年轻家庭群体,它在家用空间和科技配置方面有着更出色的表现;至于G9,作为小鹏的高端系列,它在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均有上乘表现,适合那些中产阶层或是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用户进行考虑。
小鹏汽车在为其旗下的数款SUV车型确立产品定位的过程中,尽管已经实现了清晰的区分,然而在小鹏G7正式投入市场之后,如何在销售环节有效减少这些车型之间的竞争,或是小鹏汽车在后续发展中需要着重关注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在二级市场交易中,小鹏汽车的美国存托股在交易前时段内股价出现短暂上涨,其涨幅一度超过了3%,然而到了报道截止时,这一涨幅已经有所下降,回落至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