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游击队和地方武装,共同与敌人作战12.5万多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多人,其中日军有52.7万多人,牵制了60%以上的日本陆军兵力。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力量。
1940年盛夏时节,在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的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吕正操等八路军领导人,频繁出入于村东的一处深宅大院,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战,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划着。
那就打一个大仗
1939年12月,冀中军区向八路军总部发送了一份密电,其主要内容是,敌人将铁路当作柱子,把公路作为链条,把据点视为锁具,以此实施囚笼战术,企图分割根据地,使我方难以开展行动,敌人的这一战术对八路军的生存构成了直接威胁。
“那就打一个大仗,给敌人来个总破袭,打出中国人的勇气!”
面对敌人的囚笼战术,彭德怀斩钉截铁地说。
1940年4月1日,朱德、彭德怀正式发布命令,八路军各部需进行配合,从4月10日开始行动,要对敌人的交通线发动一次总破袭。
正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在4月2日急忙发电报给总部,称绥德、皖东的国共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我军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需要调动贺龙率领的120师主力向西渡过河流,还要调动林彪带领的115师344旅以及其他部队向南进发 。
4月中旬的时候,蒋介石命令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出兵去攻打太行山以南的八路军,卫立煌邀请朱德赶快前往晋城进行会商。
卫立煌反对内战,华北就不会有大内战。
这时,除了石家庄与太原,日军于正太路上仅部署了5个独立步兵大队,虽说有坚固的据点,然而我们取胜的可能性很大。彭德怀、左权作出决定,要出动22个团,也就是10倍于敌人的兵力,直接参与正太线战役,一定要争取全面胜利。
随后,左权抵达129师部,就初步作战方案征求意见,当时129师部的刘伯承、邓小平以及参谋长李达都在,他们查看了方案,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极为赞赏并予以认同。
7月22日,总部正式发出《战役预备命令》,该命令由朱、彭、左签署。同日,129师发出战役预备命令。7月23日,晋察冀军区发出战役部署命令。
贺龙、关向应的120师主力此前被调至陕甘宁,此时要回师太行山确实存在困难,总部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后,果断做出决定,将战役推迟到8月20日。
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签署了《战役行动命令》,晋察冀军区负责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负责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负责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且要以重兵布置在阳曲南北地区,以此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命令要求:“限8月20日开始战斗。”
正太路全线火光冲天
1940年8月20日夜晚,在华北主要交通线,其总长度达2800余公里,数十万大军同时向日寇发起攻击,正太路全线爆炸声持续不断,火光直冲天空 。
娘子关,控制着山西与河北的咽喉要道,是山西的门户,是历代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1937年10月6日,板垣征四郎带领日军第五师团向西进攻太原,仅仅用了20天时间就攻克了由国民党数十个师防守的娘子关。此后三年,娘子关好像越来越安静,所以这里的驻军司令从师团长变成了旅团长,又从旅团长变成了大队长,现在又换成了一个小小的中队长——池田龟市中尉 。
1940年8月18日夜晚,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司令员是郭天民,他调遣了两个团,还调遣了一个营以及两个炮兵连,之后部队逼近娘子关,接着开始进行战术骚扰。
20日晚,总破袭拉开帷幕,郭天民部展开攻击,经过一个昼夜的奋战,成功夺回娘子关。
出娘子关往东大约30公里的地方是河北井陉县,当时日军占领了井陉,日军几乎把所有精力以及安保都放在了井陉煤矿上,井陉煤矿日产6000吨粘结煤,它是日、满炼铁的主要资源,日本当局对井陉煤矿是这样评价的,“其供应量的增减对我国重工业有着致命的重要性。”
聂荣臻将破袭井陉煤矿的主攻任务交给杨成武,杨成武带领曾飞夺泸定桥的红军“老三团”,经过5个日夜的大破袭,使井陉煤矿被完全毁灭,我军把这一战役列入“第一要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1941年3月的一次会议上承认,“井陉煤矿事故,给我当局以巨大冲击。”
血战狮垴山
正太线东部战事正酣,自阳泉以西的破袭也如火如荼。
料事如神的刘伯承、邓小平早就进行了部署,他们把陈锡联的385旅(简称为5旅)预先埋伏在了狮垴山一线。
刘、邓预计,敌人指挥官骄横且气量狭小,战役发起后,驻扎在此的片山旅团会抽调大部兵力攻击我右侧,即敌人不会顾及各中小据点,而是会从背后向我后方前沿基地进攻,断我后路,在129师的部署图上,靠近阳泉一侧为右 。
狮垴山处在阳泉西南方4公里处,129师后方前沿基地同样在西南方,陈锡联在狮垴山的任务是准备打一场激烈的阻击战。
8月20日,5旅主力769团秘密登上狮垴山。8月20日,14团大部秘密登上狮垴山。这天晚上,正太路战斗打得最为激烈。5旅的战士们强忍着战斗热情。5旅的战士们加紧抢筑工事。
21日一早,5旅政治部主任卢仁灿年仅25岁,他带一个连主动下山去寻找敌人,在途中迎面遭遇400多日军,此时正下着滂沱大雨,就这样,狮垴山血战拉开了序幕。战士们在泥水中就地卧倒,连续打退了敌人四次进攻。两个小时后,敌人发动了第五次进攻,卢仁灿不幸中弹,心脏停止了跳动。这是129师自抗战开始后牺牲的首位旅级干部,战士们满腔怒火,在阵阵复仇的呼喊声里,击退了敌人。
22日,敌人200余众攻打狮垴山阵地,激战竟日,毫无进展。
23日,敌人改变战术开始用炮攻击 。傍晚时分 ,炮击停止了 。通讯员从掩体里猛地跃起 ,大声呼喊:“卢主任活了!卢主任活了!” 原来是因为卢仁灿在近距离中弹后 ,子弹穿了过去 ,只是心脏被震得暂时停止了跳动 。刘、邓得知卢仁灿复活的消息后 ,都高兴地长出了一口气 。
驻扎在阳泉的日军片山旅团长作出判断,正太路被我军破坏的主要路段位于阳泉以西,由于狮垴山成为了最大阻碍,于是他命令平定、和顺的1000余名日军迅速调往阳泉,决定动用重兵拿下此地。
从2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6日,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借助飞机大炮的力量,进行轮番进攻,然而狮垴山依旧像楔子一般,牢牢钉在敌人前进的道路上。
26日晚,实现了迟滞敌人的战略目的,5旅将士把一座空山留给敌人,而后转移到另外战场。
129师参谋长李达对狮垴山阻击战作出评价,他说我军坚守了6昼夜,有力地保障了左翼部队的行动,还表明我军攻的时候像猛虎一样勇猛,守的时候像泰山一样稳固 。
“就叫百团大战好了”
百团大战历经两个主动进攻阶段与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是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这一阶段使华北各交通线陷入瘫痪状态,第二阶段是1940年9月22日至10月上旬,该阶段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了交通线两侧以及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这段时间,晋察冀军区主要开展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开展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对同蒲路进行了破袭。第三阶段为1940年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任务是反“扫荡”。
前线战火纷飞,此时砖壁村总部却是宁静的。
战事进入第三天,彭总两个昼夜都没合眼,之后酣睡了整整一夜,清晨时分,他在安静的院子里踱步。左权早早起了床,站在一棵大树下,望着东方破晓时的朝霞 。
“想小太北(女儿)了?”彭总跟老伙计打趣道。
是不是该有一份战报了,向延安发一份战报,向重庆发一份战报,向全国人民发一份战报。左权答非所问。
老左,你看看这次战役到最后一共有多少部队参加,华北有日军9个师团,还有13个独立混成旅团,谁能想到战事推进得这么顺利,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当初安排22个团,现在看来有点保守了。要是咱们兵力不足,恐怕很难拖住这股强大的敌人,这样一来,我们前线的部队以及参与破袭的群众就会陷入危险。
午饭后,彭、左来到作战室,听取作战科长王政柱的汇报。
正太路有30个团参战,平汉路从卢沟桥到邯郸有15个团参战,同蒲路从大同到洪洞有12个团参战……参战部队总计105个团。
“这是百团大战啊!”左权脱口而出。
彭大将军眼睛闪闪发光:“百团大战!太妙了!就叫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