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手风琴声回荡,大幕缓缓升起,舞台上那棵大树仿佛获得了生机,环形幕布上俄式湖畔的画卷既美丽又宁静,四周散落的皮箱层层叠叠,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戏剧氛围。2023年7月2日,充满诗意的经典剧目《海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盛大登场,再度让契诃夫的艺术美学在观众眼前焕发出光彩。
《海鸥》这部作品在19世纪末问世,1898年,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丹钦科联合执导的版本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举行了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而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并一直流传至今。今年,知名导演濮存昕联合李越、李小萌、孙翌琳以及李劲峰等一众年轻演员,共同将这部经典作品呈现于观众面前。濮存昕认为,剧本的吸引力源自其中所包含的众多隐喻以及多样的解读空间。
每个角色仿佛是那渴望高飞的鸥鸟,但许多人并未能真正展翅高飞,有的甚至折损了双翼。濮存昕指出,剧中科斯佳所采纳的极端做法,实则是一种深刻的警醒。鉴于此,本版舞台表演特别强调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毁灭”氛围。剧终之际,枪声响起,两棵大树应声而倒,环形幕布随之坍塌,人物瞬间定格。隐约的炮声之中,只见一只白鸥在光束照耀下奋力向天空展翅高飞,它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机遇。
经过两年的积累与磨砺,整个团队对于即将展开的第二轮表演满怀憧憬,内心涌动着如同海鸥般再次振翅翱翔的强烈愿望。濮存昕表达了他的心愿,他渴望能够持续攀登艺术的高峰,期待演员们从对角色的初步接触与探索,逐步深化个人理解,并在舞台上与观众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指导和解读为演员们指明了创新的创作路径。李越过往出色地诠释了科斯佳这一角色,此次演出他期望消除个人色彩,全然遵从剧本的核心精神;李小萌渴望在与妮娜角色的互动中,更加突出人物之间深刻而精准的情感流露;至于扮演伊琳娜的孙翌琳,她打算将自己近两年的生活体验以及不同角色的表演心得融入角色塑造之中,力求提供全新的诠释,这一切均是她多年积累的自然结果。
《海鸥》的此番演出计划延续至7月11日,我们期望在每一次的表演中,为观众呈现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