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霞艳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始终与人类相伴,如同家庭中的一员。但我们对它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丘克军所著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书中描绘了“我”与小狗阿花共同经历风雨、共命运的成长历程。在这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动物,深入探寻它们丰富的情感、深刻的记忆以及精神层面的世界。
小说运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通过描绘小狗追逐火车的奔跑场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幅“小狗与火车赛跑”的画面,进而成为了整部小说的开端,充当了整部长篇作品的引子。作者缓缓叙述,讲述“我”跟随母亲迁至桂东南故乡的岩洞村庄,那里旺丁叔饲养的雌犬阿黑颇受村民喜爱,每胎产下的幼犬都提前被预订。然而,杂交品种的阿花却因算命先生的预言被视为不吉之兆,被预订者抛弃。恰逢“我”家急需一条守护家园的犬只,于是“我”与阿花便成为了彼此间最亲密的依靠。城市出生的“我”眼中,乡村逐渐展开其面貌:家禽家畜、连绵山川、蜿蜒小路、简陋的四等火车站、纵横交错的铁轨,以及地道的美食,共同勾勒出一幅既陌生又充满新奇的风景画卷。
故事的核心场景,位于四等火车站,其描绘既细腻又富有意境,蕴含着丰富的解读可能。“我”与母亲居于乡村,而父亲、哥哥和姐姐则留在了县城,这个不起眼的小火车站,却承载着全家人共同的梦想与期盼。幼年的我跟随双亲穿梭于乡村与车站之间,脚底磨出了血泡,新买的鞋子也不幸被盗,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回到了往昔。合上书页,人们不禁陷入沉思:有多少人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辛的环境中努力寻找新的出路。站台不仅是亲人聚散的见证,也是对梦想与未来追求的见证。阿花的奔跑因此显得尤为动人,她的辛酸与迷茫仿佛随着铁轨无限延伸。
小说的核心内容是“我”与阿花一同踏上重塑记忆的旅程。阿花陪伴“我”和母亲在深夜乘坐火车前往县城,寻觅音讯全无的父亲,途中不幸被逐出车厢,孤零零地留在了漫长的夜晚。长达26天的分别!仿佛奇迹般,阿花竟奇迹般归来!它身形消瘦,遍体鳞伤。“我”因此心情沉重,在中考结束后的暑假,决定带着阿花重走旧路,去寻找那段分离的记忆。在这段冒险旅程中,阿花屡次化险为夷,重逢旧识,往日的回忆如影随形。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乡村的纯真、温馨和人际间的美好情感。与阿花相依为命的寻根之旅,让我们的友谊愈发牢固。“我”协助阿花恢复记忆,而阿花则以她的善良和深情激发了我的成长,我们相互映照,共同塑造了更完善的自我。
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我”和阿花的成长历程,还因其与特定历史背景的紧密结合,融入了更为丰富的主题线索。在故事中,“我”的母亲,一位曾经担任县城校长的人物,即便在乡村下放,依旧重视教育,引导“我”进行阅读与思考;同样,被下放的杨俊斌教授,也未曾向命运低头,他运用自己的知识为故乡带来福祉,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乡村的年轻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如同随风飘散的蒲公英,尽管四处漂泊,却始终保持着自我,与土地和水源紧密相连。无论飘至何方,他们都能在那里落地生根,绽放花朵,结出果实。同时,那些充满乡土情怀的古老情感,也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一份珍贵的礼物。旺丁叔不仅为人正直、热心助人,而且拥有丰富的生存智慧,他擅长建筑、园艺、宴席筹备,还能充当“猪市”和“牛市”的行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帮助猪牛卖出高价,为乡邻们排忧解难,这种在平凡生活中流露出的善良更显出人性的光辉。
我与阿花始终相伴左右,将它带入大学校园,目睹了它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喜爱。阿花离世后,其形象被制成标本以示纪念,甚至通过克隆技术得以“重生”。“我”心中充满情感,将其故事撰写成小说,使其成为深受喜爱的角色流传久远。阿花的可爱、忠诚与不离不弃构成了它独特的个性,它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它与小主人相互映照的成长历程,为当代文学中的动物题材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