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来袭!这对传统文化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中国书法,这一根植于中华大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载体,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为鲜明且内涵丰富的文化精髓,而且汇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崭露头角,历经数十载的辛勤耕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行,紧握时代脉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学科规模不断壮大,教育层级逐步提升,众多优秀书法人才脱颖而出,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自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来,积极倡导尊重传统、坚持创新的人才培养观念,致力于促进我国书法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为广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搭建一个高校书法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舞台,特别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此次“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

一、举办单位

主办: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

由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传统书画)共同承办。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该组委会由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以及主办方共同构成,主要负责展览的组织与领导事务。

2、评审工作委员会

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成立了评审工作委员会,并依照相关法规,全面负责评审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三、征稿要求

1、征稿对象

本次展览主要面向全国范围内正在就读的大专院校学生,包括2025年毕业的应届生,同时征稿分为书法专业组和非书法专业组两个类别。

2、征稿主题

本次展览分两个主题征稿。

(一)守正·筑基

主题:经典传承与创造转化

以经典碑帖和印章为根基,作者通过模仿、领悟和创新三个阶段,充分展示了其对中国书法篆刻技艺的精湛掌握、学术见解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要求每位作者提供三件作品(篆刻作者提供三件印屏):

实临:选择经典碑帖或印作进行临摹,忠实反映原作的特点;

意临:对实临对象进行演绎,重点展示对原作的理解与思考;

创作:请结合所临作品,展示自我思考。

(二)思辨·问道

主题:问题意识与实践策略

每位作者需挑选合适的主题,撰写一篇3000至5000字的文章,同时结合问题与个人思考,提交一份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原创作品。

参考选题:

对当前书法展览现状的思考

从学生角度讨论对高等书法教育教学的思考

对创作方法与创作材料的研究

3、作品要求

内容需积极向上,保持健康格调,并坚决反对那些嘲讽高尚、篡改经典、以及低级庸俗、迎合世俗的不良作品。鼓励原创,文体不受限制。若因书写内容引发的任何争议,责任由投稿者承担。引用他人诗文时,务必选用权威版本,确保内容准确无误、连贯完整,并在结尾处注明原作者姓名及诗文名称。

稿件应使用不易断裂、损坏的纸张进行书写和打印。不接受非纸质材料创作的作品,但传统丝绸作品除外。请勿对来稿进行托裱或装裱处理,册页作品则不受此限。

(3)规格:

书法作品需寄送原件,其形式并无特定要求。每件作品的最大尺寸应控制在丈二以内,即三件作品在大小和形式上无需保持一致。此外,手卷和册页类的作品,其总长度亦不应超过4米。

篆刻作品需每位作者提供三件印屏,其中题签和书刻等均需作者亲自完成,每件作品包含不少于六方印蜕以及不少于两枚边款。作品尺寸应为六尺对开或四尺对开。评审结束后,展览办公室将通知入选作者寄送三方篆刻原石以供参展,未寄送原石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参展资格。展览落幕之后,主办方将从中挑选一方原石进行收藏,其余两方则将退还给作者。

4、论文要求

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倡导务实的学术风气,所持观点明确,论证逻辑严谨,引用资料详实可靠。

坚持学术准则,恪守学术诚信原则,坚决抵制抄袭、窃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等不正当行为。

投稿的论文必须是未曾公之于众的创新研究成果。请勿提交著作的摘录、修订过的旧作、资料汇编、个人经验的叙述或泛泛的介绍性文章。

(5)论文要使用中文撰写,引文须准确完整并注明出处。

该论文篇幅通常在三千至五千字之间,正文、注释及标点符号均包含在内,并需附上不超过三百字的摘要。

投稿时需提交论文的纸质和电子两个版本,其中纸质版需采用A4纸进行打印。电子版稿件请发送至指定邮箱shuxuezhilu2022@163.com。在邮件主题及附件文件名上,应遵循“作者名字+文章题目”的命名规范。

5、收稿时间

由于暑假期间,作者需在8月25日至9月10日这个时间段内邮寄作品,请务必选择顺丰、EMS等快递服务,否则在此时间外寄出的作品若出现丢失或损坏,责任将由作者自行承担。

6、其它说明

本次展览免收参评费用。参展作品将由主办单位进行收藏,并授予作者相应的收藏证明。在著作权有效期间,主办方有权无偿进行作品的复制、展示、出版发行以及宣传推广。

(2)可两个主题同时投稿。

投稿者需将所有参评作品及有关资料一次性寄送,不接受后续的再次寄送。在征稿活动期间,将不予处理稿件更换、退回等事务。

7、信息填写

_书法成果展示_书法展的作品

请在每件作品的背面最下方,用铅笔以正楷字体清晰标注:投稿者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在省份和就读院校、联系电话,以及内容是否为本人原创、是否接受退稿处理。

每件参赛作品都必须附带《“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投稿登记表》,同时,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作品释文以及原引版本复印件也应与作品一同寄送。

(3)上述材料不全者,不予参评。

四、评审

1.评审分为初评预选、复评、终评(含面试考核)等阶段。

评选出参展作者共计200名,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100名(专业组和非专业组的入选人数会根据投稿数量做出相应调整),若作者提交的作品涉及不同主题,则可同时被选中。评审结果将在教育部、中国美术学院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示。

投稿作品必须为作者本人独立创作,任何形式如代写、代刻、模仿、剽窃、拼凑他人字迹以及同一稿件多次投稿等行为均被视为违规,违规者将丧失参赛资格。

4.凡接到通知后未按规定面试者,取消资格。

五、展览

2025年11月,在浙江杭州的湘湖世界旅游博览馆,将举办一场展览,届时将举行开幕式。同时,还将举办一系列相关的学术活动。

六、出版

出版《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向入展作者颁发证书。

2.向入展作者赠送本届展览作品集1套。

每个板块将选出10组(件)杰出的作品,这些作品将由中国美术学院永久保存,同时还会授予奖金和收藏证明。

从杭州展览开幕之日起,获奖者将获得奖金,参展者将收到入展证书,展览作品集和退回的作品也将在90个工作日内,由负责单位分别发放和寄送。

八、收稿地址及相关信息

投稿请寄至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中国美术学院三楼至二百零七室,书法学院办公处。

收稿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571—87164663

咨询联系人:任老师、阮老师

请拨打以下电话进行咨询:17681823452,或17757722618。

咨询时间:工作日上午9点——下午4点

九、其他事项

投稿者特别授权如下权限:主办方对参展作品拥有展览、出版、宣传、网络传播、研究、摄影和录像等方面的权利,同时对于入选作品以及不退还的作品,享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权利。此外,收藏方对于收藏作品和不退还的作品,还额外拥有书法、篆刻原件的完整所有权以及展览权等权利。这些授权无需支付除获奖奖金之外的其他费用。

在稿件接收和评审过程中,作品的原件需要经历拆封、登记、展示和布置等步骤,在此期间,若遭遇意外状况或不可抗拒的力量,作品原件可能会遭受损害,恳请投稿者予以理解。

投稿人一旦提交稿件,即等同于全面认同并遵守本《征稿启事》中的所有条款和规定。

4.所有来稿应当符合本启事各项要求。

5.本启事解释权归本次展览组委会。

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组委会

2025年6月

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投稿登记表.docx

来 源|书法学院

编 辑|郑佳怡

责 编|刘 杨

审 核|徐 元 贺维豪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宣传局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温馨提示

百亿补贴福利攻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