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通讯员 易荣波 祝将 李怡
“薪火爷爷”陈义万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
自1941年7月起至1945年9月上旬,新四军第五师的司令部、鄂豫边区党委以及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均设立于大悟山脚下的白果树湾,该地因而被誉为“抗战小延安”。6月21日,在湖北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内,讲解员周蓓满怀深情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娓娓道来新四军第五师在英勇抗战中的光辉革命历程。
大悟山下小山村成为抗战指挥中心
沿着宽阔的沥青路,抵达白果树湾的入口,视线所及,山顶上那座红旗雕塑异常显眼,上面镌刻着“红色大悟山,抗战小延安”的字样,沿着曲折的小河一路前行,远处便能看到被群山环绕的四军第五师纪念馆。
步入纪念馆内部,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大厅中央的四个雕像,分别是李先念、任志斌、郑位三和陈少敏,他们庄严肃立;而其后,则是那几个闪耀着金光的“发展至上,独立为先”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李先念曾在这座简陋的土瓦房中居住了超过四年时光。在那个抗战岁月,为了抗战事业和部队的生存,他常常夜不能寐。为了不干扰他人的休息,他在房屋西侧开设了一扇侧门,常常在深夜时分,独自一人穿过侧门,前往屋后的山上散步。在参观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时,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魏燕华生动地描述了这段历史。
新四军五师纪念馆
紧邻纪念馆的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遗址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青砖黛瓦,一排古村落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新四军第五师的秘书处、情报处、作战处、参谋处、军需处、医务处、经济处、管理处等八大部门。轻抚每一砖每一瓦,目睹这些关键机关,耳边似乎响起了五师战士奋勇冲锋与高声呐喊的声音,宛如瞬间穿越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白果树湾被群山环抱,绿植繁茂,地势隐蔽,攻守兼备。不可轻视位于大悟山脚下的这个小山村——白果树湾,在八十年前,它曾是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带的抗战指挥核心。大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陈义万如此讲述。
严栎回忆道,奶奶曾提及,昔时白果树湾的每家每户都住着新四军战士,那些指挥员与民众在厅堂内,直接用竹帘子围成一个小圈,召开会议。有一次,奶奶目睹战士们正在收拾行囊,便好奇地询问他们是否即将奔赴战场。战士们回答,他们是要去执行行军任务。翌日清晨,部队便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白果树湾
1944年5月8日至9日,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向新四军第五师的阵地发起了猛攻。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带领部队英勇迎战,他们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他们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用生命捍卫阵地,最终成功夺回了失去的阵地。
在这场激战中,年仅不足三十岁的作战科长宋斌英勇捐躯。三保大悟山,作为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历程的一个鲜明缩影,见证了无数英勇事迹。在大悟山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田坎,都铭刻着新四军第五师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接连击退了十五万日军以及八万余伪军的攻势,与日伪军展开了1260余次主要战斗,成功消灭了四万三千多名日伪军,而新四军第五师自身也付出了1.32万人的伤亡代价。
新四军第五师所建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成就,理应被后世子孙长久地铭记在心,并永远怀念。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的副秘书长、大悟县档案馆的副馆长何烨明如是表示。
这段历史,大悟人始终铭记
李师长,正是我昔日在您的骏马上结为姻缘之人。6月21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下严湾,59岁的村民严福星,从手机中播放了一段珍藏的视频。视频中,村民们热情洋溢地簇拥在李先念师长周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紧紧握住李师长的手,娓娓道来。
《到中原去》开演
李先念与白果树湾的乡亲们,在相隔40多年后重逢的感人场景被永久定格,而这幅珍贵的大合影,如今就悬挂在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内李先念同志的故居门厅墙壁上。
白果树湾村的战士们曾协助村民收割麦子和稻谷,同时他们还负责修建池塘和堤坝。如今,这些池塘和堤坝依旧在为农田提供灌溉之用。村党支部副书记严小裕这样讲述。
新四军五师在白果树湾度过了四年多的辉煌岁月,不仅得以生存,更发展壮大至五万人的规模。这其中,军民鱼水情深、军民同心同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据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付波所言。
陈国胜,这位76岁的老党员来自白果树湾村2组,他回忆道:“新四军五师的战士曾在我家居住,那一个冬天,我的母亲亲手为他们制作了81双布鞋。”在这片土地上,军民鱼水情深,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共同奋斗的温馨画面随处可见。
大悟县被誉为全国知名的革命老区,位列十大将军县之列,也是大别山精神的关键发祥地之一。该县境内保存了111处革命遗址。在革命时期,大悟县有超过30万人投身革命事业,其中15万人直接参与战斗,牺牲者超过7万人。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共有7338名,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达到563名。参军保家已经成为大悟地区的一种流行风气,目前该县拥有超过两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受优待的对象,大悟县更是连续七次荣获湖北省“双拥模范县”的荣誉称号。
参观红色纪念馆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奋力共建支点。全县拥有600多名“红色小导游”,他们已进行了超过1100次的志愿讲解服务;我们创作了《大悟烽火》、《到中原去》、《大别山奶娘》等红色戏剧,并成功举办了“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活动两届;同时,20年来,‘薪火爷爷’陈义万、辜小娟巾帼红色宣讲工作室等老中青三代志愿者持续宣讲红色故事,他们努力成为红色文化的探索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使得大悟的红色故事更加生动和鲜活。这段历史,大悟人始终铭记。
如今成为红色美丽村庄
在白果树湾新四军第师五司令部旧址景区,一场名为“红歌嘹亮大悟山”的活动正在进行。这里,人们铭记着来时的艰辛历程,那片用鲜血浇铸的花开之地,生死与共,只为坚守那份承诺,而我,将报答之情倾诉无遗。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以及大悟县楚剧团和油梓树艺术团的200多位文艺工作者,他们以歌声为武器,在大悟山间齐声高唱,将抗战精神巧妙地融入每一个跳跃的音符中,那股红色力量不仅直击人心,更深入人心。
在湖北工程学院,乐波老师于6月22日分享了他的体验:“我们师生借助纪念馆的3D技术,与昔日新四军战士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仿佛让我们重返那战火连天的辉煌年代。”
白果树湾种植产业
2020年,白果树湾村成为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大悟县投入超过4000万元资金,对28处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进行了修缮工程,旨在扩充展览内容。同时,增设了3D数字展示馆,并新建了2个生态停车场。此外,还新建和改扩建了4处旅游厕所,全面提升景区配套设施。景区内还新添了共享菜园、萌宠乐园、油菜花海、步行道以及土特产品展销馆等项目,致力于强化农业、红色和绿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馆长李红卫说。
今年一月,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同时亦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被誉为“抗战小延安”,在新时代中重放异彩。
目前,众多外出工作的村民选择返乡,他们凭借景区资源,成功开设了超过10家农家乐。村民们还种植了绿茶、油茶、蜜薯、玉皇李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其中,绿茶种植面积已扩展至1500亩以上,全村上百户家庭平均每年增收接近一万元。芳畈镇党委书记郑承朝这样说道。
美丽白果树湾
新近时日,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遗址景区携手教育机构,共同实施了“沉浸式”红色教育项目。位于白果树湾村的该景区,每年吸引游客的数量平均超过了三十万。在这些游客中,参与红色研学的学生就达到了十五万人次。
大悟市采纳了“双城带动、一圈三线”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了“红色、绿色、古色”等资源的活力,使得红色资源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并以此引领老区迈向新的发展篇章。
截至目前,大悟县年度旅游接待量已突破810万人次,红色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量更是超过了150万人次。在全县范围内,已有超过10万民众通过旅游业实现了就业,旅游业的综合收入也达到了50亿元以上。大悟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青如此表示。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