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篇:从油车铁粉到M9真香党
那辆年事已高的15岁别克在山间道路上升起蒸汽,老爷子心惊肉跳,差点以为将与太奶永别。这一幕场景立刻激发了我更换汽车的决心。
驾驶过15万公里沃尔沃S90的稳健型车主,我一度深信燃油车才是理想选择,即便是面对妻子关于电动车的担忧——“如果自燃了怎么办?”我也无法给出有力的回击。
自今年4月19日入手了这款问界M9增程Ultra(鎏金黑与松露棕的完美搭配)以来,经过两个月的驾驶,累计行驶里程已达到5380公里,我竟然对着华为的车载系统感叹道:“兄弟,这次夸下的海口,竟然真的实现了!”
前脸超级喜欢
大鹏展翅
02 用车体验篇
静态体验:把豪华客厅搬进车里
1.设计审美长在心尖上
经过与BBA及理想L9的对比,M9所展现的低调奢华风格深得我心——它摒弃了夜店式的氛围灯,取而代之的是淡金色的光带,它们如同星环一般柔和地扩散开来。
触手可及的部位都被纳帕皮材质包裹得严严实实,其缝合工艺甚至超越了我在萨维尔街购置的西装,而这款新车更是毫无异味,让沃尔沃的老车主们纷纷赞叹不已!
2.空间魔法师
五一假期,我们匆忙赶回故乡,两个孩子一躺下便沉沉入睡,口水都流了出来。妻子如此评价:“这座椅的舒适度简直超过了头等舱,孩子们下了车还恋恋不舍,还想在车上继续小憩。”
我身高183cm,坐在第三排,膝盖竟然还有两指的空间(当然小孩子坐起来会更加舒适)。
后备箱妙招:轻松竖起三排,即可容纳两个24英寸的箱子,折叠后变身成为货拉拉,露营物品随意堆放。
3.槽点暴击
无线充电简直如同刑具一般。将苹果手机放入其中充电,一个小时后电量仅增加10%,而使用有线充电时手机却像悬在空中一般摇摆不定——设计师真是无辜受罪啊!
动态体验:3吨重的灵活胖子
1.动力降维打击
这种经济型汽车几乎能瞬间超越路上九成以上的燃油车,当开启弹射模式,儿子兴奋地叫道:“爸爸,感觉就像坐在火箭上一样!”
那种推背感让人陶醉,然而模拟出的声浪却如同破旧的锣声,余总,能否帮我们更换一个V12的音效包呢?
2.底盘暗藏玄机
驶过减速带时,车辆行驶如利刃切入黄油,上海的道路仿佛被过滤,透露出北欧的风情。然而,方向盘的重量却超过了S90,引起了媳妇的抱怨:“这下可好,胳膊上的二头肌都练出来了!”
3.静谧性封神
以120公里的时速进行巡航,风声的降噪效果堪比百万级别的豪华轿车。增程器是否已经介入?对此,我恐怕并未察觉。
智能科技:华为全家桶的狂欢
1.鸿蒙座舱:苹果用户又爱又恨
神乎其神的技艺:这款“小艺”一出现就能直接对话,其表现力远超Siri;而且,它提供的HUD导航信息丰富得仿佛驾驶战斗机一般。
神奇技巧:在使用苹果设备进行屏幕投射时,出现了10秒的延迟,导致画面变得如同幻灯片一般(这可能是鸿蒙4.6.11.1系统的问题)。
迷惑操作:三块屏要登三个华为账号,求车友支招破解!
2.ADS智驾:老司机都服
高速NCA路段:沪杭方向往返共计500公里,途中需接管两次(施工区域锥形桶的识别稍显胆怯),系统自动开启闪光灯以警示前方车辆,效果相当显著。
自动泊车技术:在狭窄车位中犹如杀手般精准!操作过程中,离车泊入与遥控挪车一气呵成,引得邻居们驻足围观,误以为我是在操控遥控车进行娱乐。
血泪教训在此:切勿轻信所谓的“零接管”营销策略。如今,NCA似乎稳如磐石,然而转瞬之间,它或许会变得狡猾多变——尽管你可以信赖它,但切莫轻易挑战它的极限!
能耗与暴脾气电池
纯电动车型在WLTC标准下的续航里程为225公里,实际测试中开启空调行驶可达190公里,这样的续航足以满足从浦东到浦西的日常通勤需求。
2.油耗玄学:馈电跑出7.2L/百公里,比S90还省。
经历两次充电时的惊吓:遭遇了充电枪异常弹出,技术人员分析可能是电池的防护系统出现了故障。
03 终极总结:给三类人的忠告
家庭党:六口之家出行无痛,二排观影+零重力座椅直接封神。
科技爱好者认为,鸿蒙系统与ADS的结合是获得愉悦的途径,然而,苹果手机用户需做好做出一定让步的准备。
商务族:气场碾压56E,但无线充缺陷可能让客户暗骂。
末了发声询问:请对苹果的投屏卡顿问题进行优化,将模拟声浪调整至更佳状态,同时请调整电池保护机制,避免其频繁无序地运作!
在结语部分,从最初的质疑到后来的喜爱,这段5380公里的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国产汽车的卓越性能。尽管M9这台车或许存在不足,但每当夜幕降临,我驾驶着它返回故乡,透过后视镜看到熟睡的家人们,我忽然领悟到——所谓的遥遥领先,其实不过是让那些我们珍视的人能够安心地走在前列。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