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无名之辈:否极泰来》。
舒服。太舒服。好久没在影院有过这么舒服的观影体验。
在商业价值或娱乐效果方面,它展现出了极致的激情与畅快。正如其名“否极泰来”,影片呈现了一位尊严几近被摧毁至尘土的男人,如何从低谷中振作、逆境转顺,所向披靡、点燃全场。
此外,该电影所触及的社会问题之深刻,曾让我深受触动。我对影片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感到震惊,同时也对导演敢于成为时代潮流的挑战者、声音的传播者心生敬意。
先聊前者,看它到底燃爽在哪。
《否极泰来》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其中一条线索聚焦于男主角,由章宇饰演,他是陈三金这一“默默无闻之辈”的奋斗历程。
即便被称为“逆袭”,且已预见到结局将趋向正面,陈三金所踏上的这条道路,恐怕并非所有人都能认同或承受。
因为过程太难、太苦。
陈三金受哥哥之托前往东南亚经商,合同已签订,货物也已发出,但对方却一直拖延支付尾款,拖延时间之长,即便陈三金携带汽油桶亲自到对方公司抗议,也无法解决问题。眼见哥哥的工厂即将面临破产,数百名员工正焦急地等待这笔工资,然而陈三金却始终无法收回这笔款项。这成为了他最初肩负的最为沉重的负担。与后来发生的事情相比,这甚至算是最轻微的挑战。
不久之后,他不幸遭遇了恐怖分子的袭击,随后沦为质子,与众人一同被掳至一座孤岛之上。恐怖分子利用他们作为筹码,向政府施压,索要其弟弟的自由。
与他一同被拘捕的,正是那位与他共度三年时光、即将告别的恋人薛芳梅。电影不惜花费大量镜头,细腻地描绘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旨在让观众认识到,他们并非短暂的邂逅,在彼此心中,他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引出后续剧情中对陈三金的“致命打击”。
陈三金目睹薛芳梅被恐怖分子掳走,事后从手下处得知,他深爱的女子被迫为头目服务。对于一个男人而言,这种羞辱的重量不言而喻。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陈三金还遭遇了当众惊恐失禁的尴尬,以及亲眼目睹薛芳梅被枪杀的惨烈场面。
哥哥因无力支撑事业而陷入困境,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孩遭受羞辱,尽管有机会拯救她,自己却因恐惧而失禁,还有梅的离世,以及那通告知哥哥工厂被法院查封的卫星电话,这一切使得陈三金连恐怖分子的头目都不愿对他下手,认为这样做会玷污自己的双手。
重重打击落在陈三金的头顶,他作为一个人的所有尊严和颜面,都被无情地践踏在脚下,彻底沉沦于污泥之中。
当故事临近尾声,一袋子黄金和一把枪同时摆在陈三金面前。
取走黄金,隐匿于无人知晓的角落,他得以勉强度日。若执意选择持枪,等待他的唯有终结,那就是死亡。
陈三金选择了死亡。
他并非瞬间洞悉了什么深奥的真理,而是在遭受羞辱与打击的边缘,忽然心生不愿继续做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他的反击并非出于对正义的追求,而是出于证明自己依然存活的决心。
三金毅然决然地抛弃了黄金,转而以子弹向世界发出挑战,此时,与他一同紧绷神经的观众们,在随后的数分钟暴力美学盛宴中,将内心深处累积的郁闷情绪尽情释放。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人,也拥有着金钱无法购买的尊严,在被迫走到绝境时,他们也能展现出咬碎牙齿的坚韧与狠辣。
这种带着血腥味的爽感,在我看来,不失为一种属于人性的浪漫。
本质上,陈三金选择了枪械而非金钱,这不仅让他出了一口恶气,也让银幕前的观众体验到了畅快,更让每一个普通人对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有了新的认识和确认。
陈三金在初期遭受尊严被践踏时的那种令人窒息的感觉,以及他选择拿起进行反抗时内心积聚的愤怒,都如同烟花般爆发,化作一种畅快淋漓的快感与激情,这些情感都切实地通过银幕传递到了我的心中。这种极致的代入感,我认为应当成为每部电影的必备要素。
随后,我们深入探讨起最初提及的第二个议题,《否极泰来》对现实世界的讽刺意味,这恰恰构成了其黑色喜剧中的“黑色”元素。
自电影开篇起,导演便巧妙地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直至影片进行至四十分钟之际,引爆环节被触发,使得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瞬间陷入了震惊的沉默之中。
这一切,包括我之前提到的所有内容,均构成了名为“超级整人王之再见渣男”的全球直播综艺节目。在这场节目中,唯有陈三金一人被蒙在鼓里。其他人,除他之外,均扮演着NPC的角色,而导演的身份,正是那位曾让他心碎的薛芳梅。
节目名称揭示了节目内容的一角,“再见渣男”。需了解的是,背负着陈三金债务的,正是薛芳梅所拥有的电视台,而她本人便是这一事件的负责人。发起此节目的,也正是她本人。
实在太过经典了,经典得让我由衷地佩服饶晓志那卓越的洞察力和概括力。
以“烂人”标签引发讨论,接着借助网民的情感共鸣吸引关注,最终成功将舆论的热度转换成了实实在在的财富。
在展开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陈三金究竟是否为不良之徒?
通过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过去至少曾真诚地相爱。然而,现在是否仍存有情感,这一点尚无法确定。
表面上,陈三金与薛芳梅同处一室,却依赖她的资助,连日常用品也依赖她购买,堪称典型的寄生虫。然而,感情之事,局外人又怎能轻易评说。正如陈三金自己所辩解的那样,他每日都会为薛芳梅精心准备早餐,接送她上下班。除此之外,他并未多言。
观察他们长久相处的情形,不难发现三金身上藏着不少旁人未曾察觉的特质,这或许就是薛芳梅与他维系长久关系的原因。换句话说,陈三金身上那些鲜为人知的优点,唯有薛芳梅能够领略。
因此,他究竟是否为品行不端之徒,是否罪大恶极,是否真的如同节目中评论的那样应当被淘汰,这一切唯有薛芳梅能够作出评判。
薛芳梅采取了何种行动?她向领导提出停止行动,认为情况已经过于激烈,以至于她不得不急忙向他人辩解,“他并非那样的人······”
可节目组听她的了吗?没有。
听了她的节目,岂能再玩花招?岂能再炒作议题?岂能再借助其吸粉?岂能再靠此敛财?!
陈三金在追讨欠款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两人交往时的明争暗斗,甚至在镜头前毫不掩饰地流露对金钱的渴望。这种以“自私爱钱”为特点的人物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目组为他精心打造的标签。
他们借助大众对道德沦丧者的本能厌恶,将陈三金身上的每一处瑕疵都夸张成人性的根本罪恶。随着陈三金“丑陋形象”在城市的屏幕上随处可见,节目团队举杯欢庆的,不仅仅是收视率的提升,更是对人性软肋的精确把握。
将个人尊严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行为,揭示了当下流量社会的无情现实;普通人的困苦在资本账簿上只是冰冷的数字。《否极泰来》这部作品,正是对这种状况的辛辣讽刺。
陈三金的经历揭示了流量时代的虚伪面纱。那些表面上高举正义大旗,实则眼中只有利益的团体,不过是资本操控下制造社会矛盾的帮凶。那些借助网民情绪制造热度的节目制作团队,不就如同现实中那些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放大性别矛盾的不道德媒体吗?他们真的在为正义而战吗?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利益而已。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将人性的阴暗面转化为流量和金钱的行为,非但无法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反而会加剧社会的分化。
这部作品引人注目,充满话题性,既注重商业价值又强调艺术品质,娱乐性与现实感并存。我对《否极泰来》这部影片的喜爱之情,毫不隐藏。
最后,友情提醒,影片最后的彩蛋不要忘记观看。
年底,还有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