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海口市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迎来了“非遗番新·周末‘聚’场”演出季的盛大启幕。这场演出季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连续一个月,每周五进行,旨在展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当日,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彩纷呈,包括《黎族打柴舞》、《黎族共同舞》、《黎族民歌》、《临高渔歌》、《疍歌》以及《琼剧》等,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欣赏。现场,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演员们正在表演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共同舞》。中新社记者骆云飞拍摄了这一幕。
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演员正在演绎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共同舞》。这一场景被中新社记者骆云飞捕捉并记录下来。
众多游客驻足观赏,琼剧演员邓蔺珊与吴英山正在演绎琼剧《阳春院》中的“劝学”选段。中新社记者骆云飞进行了拍摄。
疍歌的杰出传承者郭亚清(位于右侧)与郭何茜共同演绎了《我们是疍家人》。这一幕由中新社的摄影师骆云飞捕捉。
身着黎族服饰的演员表演海南省级非遗《黎族共同舞》。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身着黎族服饰的演员表演海南省级非遗《黎族共同舞》。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黎族民歌的杰出传承者王取荣(位于右侧)、林玉英共同演绎了《阿哥妹种山兰》。这一场景由中新社的摄影师骆云飞捕捉记录。
演员表演临高渔歌“哩哩美”。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琼剧表演者邓蔺珊与吴英山演绎了琼剧《阳春院》中的“劝学”片段,中新社的摄影师骆云飞进行了拍摄。
身着具有黎族特色的传统服装的演员正在展示黎族独特的打柴舞,这一场景被中新社的记者骆云飞用镜头捕捉下来。
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演员表演黎族打柴舞。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演员表演黎族打柴舞。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